最近一年多,我经常出去讲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或创新方面的课。有时候,讲了多次的稿子我还会花很长时间去改;有时候,别人要求改一点我都会推掉:是不是可以请别人讲?然而,到了讲课的时候,面对千锤百炼的稿子,我有时候还会选择脱稿讲。
这些奇怪的习惯背后,其实有一个原则:追求极致的逻辑完整性。每当遇到新信息时、有新想法时,就想把过去讲的东西再次“结构化”一遍。这就是常常花大量时间改稿子的原因。一旦结构化好了,自然也就不愿意再改。
我脑子中一直有一种认识:基本原理都是简单的、成功案例都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听明白案例是没用的、知道原理也是没有用的,回到家里还是不知道怎么做。所以,要想让大家知道该怎么做,只讲案例和原理是没有用的。
但是,我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讲原理、讲案例,并且是重中之重。为什么呢?其实,我要传递的信息恰恰就是:“基本原理都是简单的、成功案例都是容易理解的”。换句话说,我要强调的恰恰就是:千万不要想得太复杂;太复杂就走歪路了!要相信自己:正确的东西是能够想明白的!
我要说的第二个重点是:仅想明白技术和原理是没有用的。为什么没有用?因为人家的成功并不是因为知道原理,而是环境、条件和问题不一样。我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投胎很重要”。咱们是穷人家的孩子,不要总是看人家富二代、官二代是怎么成功的。所以,想明白也是没用的。
企业所谓的“投胎”,就是处在什么样的国度、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机制下。好在“投胎没投好”也没有关系,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怎么来弥补呢?弥补的办法与智能制造的技术原理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
打个比方。你喜欢开自己的游艇出去玩,而你现在不会。现在要去学吗?其实,学会开游艇并不难,难的是你买不起。要“开自己的游艇出去玩”的梦想,关键是能挣到足够的钱、买得起游艇。我们把“开游艇”的比作智能制造的技术;没钱买不起就是“投胎没投好”。“想办法去挣钱”就是去“转型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挣到足够的钱,比学会开游艇要难得多。而挣钱的方法与开游艇的方法,可能不是一样的方法。
“转型升级”是做什么?是企业的改革、是业务重点的改变、是组织流程的改变、是工作方式的改变、是利益关系的改变、是生态环境的改变........有了这些,你才能能把智能制造的技术用上。这时,你就“有钱买游艇了”。
前面讲到:技术原理很简单,关键是用处不大。用处不大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比如,很大程度上是管理的问题。如果管理不改革,技术也用不上。
我讲的第三个重点,是论证上述观点。比如,论证为什么是管理的问题、为什么要转型升级。我把案例都用在这里。我给听众强调的是:“在这样的场景下,简单的原理就有用了”。所以,关键是你应该建立这样的场景。
转型升级怎么去做?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合适的市场。最近,我和4批不同的朋友谈起创新问题。我下了这样一个结论:创新的成败,关键在于市场的选择。市场的选择,其实就是一次“投胎的机会”。而市场的切入往往不是一次到位的、而是路径依赖的。只有找到路径依赖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机会。否则,好的市场老早被别人抢走了。时间关系,这里就不讲了。
回到前面,为什么有时候我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课件。因为我课件中的例子,都是用来说明这些道理而非案例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讲,智能制造是“术”更是“道”。这些例子不是告诉你怎么做,而是阐明思维方式应该是什么的。我从在宝钢人才开发院讲课到现在,接近20年了,一直都是个特点。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