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前进方式往往是先退一步 点击:267 | 回复:0



gchui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99帖 | 7回
  • 年度积分:6
  • 历史总积分:1018
  • 注册:2016年9月13日
发表于:2018-10-24 13:10:32
楼主

“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人是这样,创新也是这样:

 

l“自动编程”的退一步。很多年前,国外曾经提起过一种叫做“自动编程”的技术。这种技术现在叫“高级计算机语言”,如Fortran 、Basic...虽然编程没有真正的自动化,但却比用机器语言方便多了。

 

l控制算法的“退一步”。厂子里很控制算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而实际常用“退一步”的办法:不再追求第一次控制好,新的目标是下一次控制好。


l智能化的退一步。智能机器很难做到像人一样灵活、智慧。在许多场景下,可行办法仍然是“退一步”:通过互联网,实现人对机器的远程操控。

 

l优化模型的退一步。用数据建立理想的模型很难。现实中有种非常简单的方法:不去建模型,而是看看历史上有哪些与现在相似,跟着学就行了(近邻方法)。当然,前提是积累了很多数据。所以,这种方法往往在大数据背景下才有效。

  

“退一步”真的空间往往非常大。大到令人吃惊。比如,如何让水往高处流?






这是一个看似不可能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先用向下流的水发电,然后再用水泵把一部分水抽上去,就实现了“水往高处流”。虽然我们不能把全部的水抽上去.....

 

在创新的过程中,“退一步”往往是必须的。我经常发现:创新中最原始的需求往往是无法实现的(我常说的人择难题:容易实现,别人老早实现了)。正确的做法,往往是重新定义问题,通过“退一步”避开“硬约束”。正如孔子所说:“随心所欲不逾矩”。要想“随心所欲”,就必须避开无法实现的“硬约束”。能够避开“硬约束”、不做做不成的事情,才能做什么成什么。

 

“退一步”其实是一种常态,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为什么没有意识到呢?叔本华说:“所有的真理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被冷嘲热讽、第二个阶段被激烈反对,第三个阶段被当成不证自明的真理”——当“退一步”变成常态以后,我们就看不到“退一步”本身了。 我常举的例子就是:我们都希望长生不老,但去医院看病的时候,你会向大夫要“长身不老药”吗?


所以,“退一步”的办法,往往只有在创新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因为创新的过程,处于认识真理的第一和第二个阶段。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