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期发布的《2017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实力矩阵专题研究报告》,对2016年至2018年主要服务机器人厂商在实力矩阵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执行、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变化情况作如下解读。
1、厂商执行与运营能力
分析认为,得益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软件技术以及伺服舵机、机械自动化等硬件技术的逐渐成熟,服务机器人在过去几年实现了较大发展,从医疗、科研、物流、餐饮等行业和商用领域逐渐渗透到家用娱乐、教育等消费级领域。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各行各业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个正处于探索期的新兴行业吸引了创业公司、传统制造企业、以及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他们纷纷成立团队,进行从底层技术研发、到软件应用、到硬件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希望未来在服务机器人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易观把服务机器人主体的销售规模、资金实力、产品品类、盈利能力、品牌认知度5个方面作为评价厂商执行与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2、厂商创新能力
分析认为,服务机器人作为技术驱动型产业,技术成为衡量服务机器人http://www.imrobotic.com/产业现有资源的重要指标。其次,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呈现多样性,已覆盖金融、客服、家政服务等多个场景,面对非结构化的环境,现有的服务机器人功能已经能满足特定的需求,并开始向多功能方向发展。服务机器人厂商产品量产/迭代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技术研发实力、团队技术实力、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是评价厂商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领先者在商业模式创新或产品/服务创新性上拥有较强的独特性,同时具有很好的执行和运营能力,能够利用现有资源打造强劲市场运营能力,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