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之路:推动工业软件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点击:36 | 回复:1



wayaj

    
  • 精华:30帖
  • 求助:95帖
  • 帖子:5269帖 | 87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783
  • 注册:2020年5月25日
发表于:2017-09-27 14:29:19
楼主

智能制造之路:推动工业软件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1分不嫌少!


楼主最近还看过



wayaj

  • 精华:30帖
  • 求助:95帖
  • 帖子:5269帖 | 87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783
  • 注册:2020年5月25日
发表于:2017-09-27 14:55:00
1楼

 一、推动工业软件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1、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主体,是发挥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发达国家正在围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加强战略布局。当前在商业领域,中国通过互联网的成功应用基本实现了弯道超车,中国的电子商务走在世界的前列。回想以前,中国的商业基本被沃尔玛、家乐福、乐天等国外公司垄断。如今,是互联网给中国商业插上了翅膀,让我们实现快速腾飞。然而,电子商务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变革,还有技术的进步。去年“双十一”,仅天猫就实现1207亿销售额,这背后需要强大的软硬件能力支撑。现在,互联网正在由商业快速向制造业渗透,这种渗透也将给制造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制造业必须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变革。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灵魂。软件在定义网络、软件在定义硬件、软件在定义机器、软件在定义设备、软件在定义城市、软件在定义世界,甚至软件在定义一切。例如,现在手机的电话功能只占整个手机功能的20%不到,手机的其他功能和价值则由软件来定义。软件定义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企业可以通过软件定义把产品进行重新赋能、赋值和赋智。因此,未来的企业都应该是互联网企业和软件企业,都应该是面向数字经济时代和软件定义环境下的平台企业。

 

    2、两化融合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国家战略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我国制造业转型与发展的一个现实需求。西方发达国家走了一条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而我国是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全面抢抓信息化发展先机。利用工业软件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能探索出一条快速追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路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一定要坚持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把这张蓝图绘到底。因此,两化深度融合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的一个主攻方向和奋斗路径。

 

    3、工业软件正成为新型工业基础设施

 

    在全球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信息技术产业之魂的软件产业,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软件定义”的理念是正从IT产品走向工业品。在今年的软博会上,梅宏院士指出“我们正在从SDN走向一个软件定义不断延伸和泛化的时代,现在可以看到软件定义的一系列发展。首先是横向的延伸,IT领域出现了软件定义硬件,比如软件定义的存储、软件定义的计算、软件定义的环境以及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这是我们在计算机的硬件领域被软件定义的,还有很多软件定义的X。随着人机物融合的发展,软件定义也开始向物理世界延伸,比如软件定义的城市,把实现城市各类的信息设施、物理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和智能化的互联互通,可以支持动态高效精细化的管理。”因此,可以说,没有工业软件,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就无从谈起。

 

    二、工业软件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效

 

    1、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20165月,我部推动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指明了融合发展的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强化软件支撑和定义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除此之外,还制定出台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以及一系列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扶持政策,减少税收将近280亿,融合发展政策优势初步显现。

 

    2、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过去一段时间,在业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一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推广有序推进。正式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和《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两项国家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截至20177月,推动5100余家企业开展贯标,指导近76000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

 

    二是制造业“双创”工作局面不断开创。出台《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培育制造业“双创”平台的总体要求、主要行动和保障措施,明确了未来三年制造业“双创”平台发展路径。制造业和工业软件的融合,在技术之外,最重要的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变革,即按照互联网企业的模式进行变革。我希望大家更多地去关注,互联网企业是怎么运作的?非互联网企业又是怎么运作的?因为,互联网企业才是真正体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所以“双创”是我们推动两化融合以及商业模式变革中的关键。我认为,企业是否能走得快,是否能走得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按照互联网的模式和架构改变。

 

    三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参考架构和标准体系研究,推动建设了一批面向垂直行业和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了协同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用户定制化、工厂运营优化平台等四类典型平台。新型工业APP实现了商业化应用。

 

    3、树立了一批行业标杆

 

    去年以来,信软司围绕融合发展在三个领域组织试点示范工作。第一,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遴选出70个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等示范项目。利用工业转型升级专项支持15个精益研发、信息物理系统、工业大数据等项目。第二,组织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和示范,遴选确立了706家贯标试点企业和50家贯标示范企业。第三,组织开展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遴选出117个项目,加大制造业“双创”平台推广普及。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第一,我们要坚决落实好一个文件:国发〔2016〕的28号文件。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28号文的落地实施,大力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工业软件产业。第二,支撑好两大战略: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工业软件一头连着制造业,一头连着互联网,是两个强国建设统筹推进的重要抓手。第三,建设好两类平台:一个是制造业“双创”平台,一个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它们既是两个平台,实际上又是一个平台。从管理的角度上讲,它是“双创”平台;从技术角度来讲,它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第四,夯实好四大产业基础,构建融合产业生态。提升感知与自动控制产业支撑能力;实施工业技术软件化工程,促进软件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工业网络发展,制定工业互联网总体体系架构方案;加强工业信息安全保障。

 

    本次论坛由e-works数字企业网和中德智能制造联盟联合举办,主题是软件定义制造、融合驱动创新。这是探索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一场盛会,对于凝聚业内共识、探索发展路径、共同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各位领导、来宾,工业软件和制造业融合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部署,同心协力推动制造业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