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智能制造的大潮之下,“个性化定制”可谓炙手可热。红领的西服个性化定制、尚品宅配的全屋家具定制,在国内形成巨大影响,众多企业纷纷仿效。
但是,个性化定制是有条件的,也有不同的模式和不同的定制深度。推进个性化定制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信息系统支撑,制造企业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企业不能迷信个性化定制。同时,需要对个性化定制的概念给予更准确的界定。
① 一流的企业建标准,拥有标准的企业可以引领需求,满足客户的共性需求,企业不能盲目追求个性化定制。纵观智能手机市场不难发现,龙头老大苹果其实销售的产品品种非常少,反而是市场上的跟随者不得不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正因为品种少、配置简单,苹果可以委托富士康建立黑灯工厂大批量生产,从而大大提升自己的盈利空间,攫取了整个全球智能手机市场90%的利润。
▲FANUC机器人通过机器人进行装配
同样,数控系统和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FANUC公司的数控系统和工业机器人也是采取标准化、系列化的生产模式,实现高度自动化的生产,通过机器人装配机器人,仅有线缆和一个斜齿轮还需要人工装配。由FANUC公司遍布世界的集成商来负责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FANUC公司近几年被评为日本最赚钱的公司,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生产。因此,企业如果能够占据行业高端,就可以引领客户需求,从而保持大规模生产,从而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同样,在软件行业,盈利能力最强的微软是卖套装软件的。而做管理软件需要复杂的实施过程来满足客户需求,盈利能力则要差很多。
② 个性化定制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涵完全不同。一种是大批量定制(Mass Customization),另一种是个性化制造(Personal Production),决不能混为一谈。
有一家国外的创业公司Yooshu,专门从事沙滩鞋的个性化制造。其原理是对客户的脚进行三维扫描,然后进行三维重建,建立双脚的三维模型,然后生成对应的数控代码,由于是比较软的泡沫材料,所以,直接采用机器人进行加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完全匹配客户的双脚,穿起来更舒适。
▲Yooshu的沙滩鞋个性化定制
还有一种个性化制造的模式是采用三维打印(增材制造)。这种方式可以制造任意形状的产品,但制造精度不高。例如,可以通过三维打印制作小人偶作为礼品,也有食品企业尝试用三维打印机打印个性化的蛋糕。还有企业利用激光技术,在玻璃的表面或内部制作任意的二维或三维的形状,通常也是用于个性化定制小礼品。激光内雕的工艺和设备已经非常成熟。这些技术本质上都是一种制造工艺,与离散制造企业复杂产品的大批量定制完全不是一码事儿。
▲通过激光内雕实现个性化定制
③ 不同类型的产品,个性化定制的难度和深度差异很大。在全球首创客户可以基于互联网选配产品的公司是戴尔公司。客户可以直接在线选择电脑的配置,例如CPU、硬盘、内存、显示器等。电脑里面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极其复杂,但产品结构相对简单、标准,不同的零件都可以直接插在主板上面,因此,实现个性化选配的难度不大。但是,戴尔公司真正厉害的是供应链管理,把来自全球的客户的化配置需求有效管理起来,准确地按照订单装配,这是戴尔的过人之处。戴尔模式就是典型的大批量定制。
▲Dell家用电脑的选配界面
相比而言,汽车的大批量定制则要复杂得多。因为汽车可选配的参数很多,例如外观颜色、发动机、轮毂、座椅等等,汽车产品结构十分复杂,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行选配时,需要考虑诸多的配置条件,需要功能强大的企业级BOM系统支撑,同时,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需要实现快速换模,使用柔性夹具,还需要实现供应链拉动,以便零部件供应商准时、准确、按序配送(Just in Sequence)。同时,还涉及到遵循法规的要求,因此不可能随意配置,只能在有限的选项中进行选择。长安汽车在推进个性化选配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CS15型号的SUV现在已支持13大类的选项,支持2.4万种不同的组合。
▲长安汽车的在线选配界面
相比而言,目前,我国家电厂商实现的大批量定制还主要停留在外观的材质、颜色等,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比汽车行业简单一些。无论是家电行业还是汽车、IT产品,要实现大批量定制,其基础是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设计。
对于西服个性化定制,我认为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方式是将一些经典式样的西服选择比批量生产西服更多的参数,建立版型数据库,根据量体裁衣得到的客户身材尺寸,去匹配最接近的版型,实际上也属于大批量定制;另一种方式是对西服进行三维的参数化建模,根据客户的身材参数驱动三维模型,得到每个服装片的尺寸参数,这就是所谓的一人一版,属于真正的个性化制造。这两种方式都需要通过优化排样软件进行排样,以便节约材料,然后再到自动裁床裁剪,最后进行缝制。相对而言,服装行业的个性化制造是比较复杂的。
▲红领西服定制流程
而对于家居行业而言,应该说个性化制造和大批量定制这两种模式并存。个性化制造的主要产品是衣柜、橱柜等产品,需要适应客户房间的尺寸。需要对产品的模型进行参数化设计,进行尺寸驱动,自动更新三维模型。相对而言,板式家具实现个性化定制的技术比较成熟,前端是三维参数化设计,后端与服装行业类似,需要进行优化排样,然后进行切割、下料。而实木家具实现个性化定制,可能会涉及空间曲面形状的变化,实现起来更为复杂。
对于流程行业企业,例如快速消费品企业,也在进行个性化制造的实践。比如劲酒根据不同消费者的身体特点调配出不同配方的保健酒。其原理主要是不同原料的配比,这也属于个性化制造的范畴。
总之,所谓的个性化定制,其实包括了两种模式:
一种是大批量定制(Mass Customization),主要适用于离散制造业,需要由多个零件进行装配的产品,用户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者参数选配,选择产品的配置(Configuration),同时必须满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支撑技术主要是企业级BOM,产品配置管理系统等;
另一种是个性化制造(Personal Production),完全根据客户的需求个性化制造,支撑技术主要包括三维打印(增材制造)、激光加工、三维参数化设计、优化排样软件和CAM系统等。这两种模式本质上完全不同,但都需要高水平的信息系统和自动化系统支撑。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大批量(或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根本不存在这种制造模式!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