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工——工业革命的主线 点击:174 | 回复:0



今生缘

    
  • [版主]
  • 精华:45帖
  • 求助:22帖
  • 帖子:4835帖 | 10148回
  • 年度积分:78
  • 历史总积分:111147
  • 注册:2011年3月02日
发表于:2017-05-05 23:09:21
楼主

工业1.0:英国之所以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并非偶然,英国的地理位置、人才政策使英国成为了欧洲的人才洼地,汇聚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为工业文明的萌芽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土壤,这是重要的一个原因。

工业2.0:笔者总结美国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能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的革命”。

工业3.0:从这个角度讲,以精益生产为代表的这种激发员工主动性的能力,是日本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关键。

笔者仔细研究了朱总的文章,认为这三次工业革命,都能归结到社会分工的主线上。

工业1.0实现了工匠与工人的分工

工业革命有两个先决条件:技术进步和需求驱动。而在英国工业革命前,这两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积累:

1、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2、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在这两个先决条件下,有了纺织设备的一系列的改进,从纺织设备的改进过程中,逐步实现了手工业向工业的转变。当手工业转变为工业之后,就实现了人类工业和农业的分工。而在手工业内则实现了工人与工匠的分工:

使用纺织设备的操作工人,与提供纺织设备、维修纺织设备的工匠。

从这个维度,继续演进,形成了现在的生产工厂与设备供应商两类厂商。设备供应商为生产厂商提供生产工具。

工业2.0开始了管理革命,实现操作工与管理层的分工

根据朱总的文章,工业2.0从英国转移到美国,是因为在美国实现了管理革命。

实际上为什么会出现管理科学?其根本原因是在生产工厂内出现了分工,随着流水线生产的发明,不同的工人在流水线上完成不同的任务,这些工人协同完成生产线上复杂的工作。所以工人有了不同的工作角色,而为了提升效率,必须有效管理不同角色的工人,这样就出现了管理层。

虽然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驱动为标志,但其结果是实现了管理与工人的分工,出现了管理层。而管理层出现之后,对管理技能的提升又有了需求,然后出现了管理科学。


1分不嫌少!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