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物流时代的到来,目前的问题不再是能否将机器人大量引入物流行业,而是我们应以多快的速度引进机器人,以及如何做好准备迎接它们的到来。
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
在2015年调查的近140家机器人初创企业中,不到10%的企业提出了物流解决方案。大部分创新都集中在医疗保健(25%)和家用娱乐设备(25%)领域。在物流领域,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抓取技术(如Rethink Robotics、Bionic Robotics GmbH、 Empire Robotics、Grabit)和独立运输包裹或货托(如Fetch Robotics、Clearpath Robotics、 Grey Orange Robotics、为亚马逊Kiva系统设计的法国Scallog)
因此,人们对机器人化的话题兴趣浓厚,更多是由于其有可能会影响现有社会和经济的平衡状态。
在欧洲,360万个物流工作岗位将被重新定义
法国至少有50万个非技术性就业岗位,直接与物流业相关(装卸搬运车驾驶员、打包工人、其他仓库工作人员)。在欧元区15个领先国家中,这个数字接近360万(图7)。
物流业和汽车业的机器人化的对比显示,用不了15年,欧元区将会减少约15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40%)。科技的加速发展使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个变化也很可能在10年内就将到来。
无疑,最受影响的领域将是配送、制造业和外包的物流服务公司。具体情况会根据每个国家外包的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图8)。
如今,大约10%的仓库工作人员年龄超过55岁,退休只能解决一小部分被机器人取代的岗位问题。
微观经济学理论似乎不可避免地倾向于提高机器人化水平,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却没那么明朗。随着原就业岗位的消失,会有更高附加值或物流产业链上下游的新型就业岗位出现吗?这是一个每次工业革命出现时都会被问起的老问题。
长至76%。最终,竞争力的提高使机器人化的汽车制造商得以向全球出口。例如,1975-1990年,雷诺汽车国内产量的增量几乎与其出口量相当(图9)。
汽车行业和物流行业的机器人化有很多相似之处,除了以下关键点外。
物流业中,出口无法弥补就业岗位的流失
机器人化的支持者喜欢强调,机器人化使法国汽车业提升了生产率水平,并在一段时间内,保证了在国内和出口市场中的竞争力。如今,伴随着新一轮机器人浪潮,发达国家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再次消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劳动力成本极速上涨的中国,如今成为机器化领域的最大投资者(占全球的17%,是德国投资的2倍)。物流服务从定义上来说属于本地性质,无法出口。因此,出口并不能直接弥补物流就业岗位的减少。
提高服务质量不足以弥补就业岗位的流失
对物流企业而言的关键因素
监管部门需要承担的责任
1、谨慎应对过渡转型确保弥补就业岗位的流失
2、必须迅速决定“应对”机器人化影响的步调与方法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