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晖:钢铁业搞工业4.0不能盲目追随离散制造业 点击:140 | 回复:1



gchui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99帖 | 7回
  • 年度积分:6
  • 历史总积分:1018
  • 注册:2016年9月13日
发表于:2016-09-18 13:55:44
楼主

  工业4.0的直接背景是离散制造业。许多目标和做法,都带有离散制造业的特点。钢铁业应该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不能盲目模仿离散制造业。下面就产生于离散制造业的两个重要特点,进行分析。


  1、个性化定制


  个性化定制是工业4.0的重要目标。但这一目标在钢铁行业早已实现,宝钢的标准加а就是个性化定制。离散制造业个性化定制与批量生产矛盾,在钢铁业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却可以是批量生产的。尽管如此,小批量个性化制造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却是长期困扰钢铁业的难题。离散制造业批量小的难点是产线切换、节奏控制、零件运输等人工操作带来效率降低、成本升高,钢铁行业小批量的难点则主要是质量、能量、材料和效率损失。故而,钢铁行业要努力的方向是高质量、高效率、低消耗地个性化生产小批量产品。其中,业内常说的‘大规模定制’是个重要子目标,更广泛的目标则是通过智能化全方位地提高企业的柔性:除了制造环节,还包括研发、服务、采购和销售方面的柔性。让批量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这才是钢铁业工业4.0的目标追求。


  2、智能生产


  在离散制造业提出的工业4.0模型中,智能工厂和智能产品是重要的概念,两者共同实现生产的智能化。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个性定制产品及零件的位置自动跟踪。然而,个性定制产品的跟踪,钢铁行业几十年前就做到了。特别地,物流顺畅时,完全的自动化也并不困难。


  然而,钢铁企业的智能生产,仅做到位置跟踪是不够的:钢铁生产的工艺参数和设备状态对产品质量影响极大。一个典型指标是:离散制造业的产品质量管理追求6σ水平,而高档钢铁产品的合格率往往不到2σ水平。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离散行业的生产以装配为主,钢铁行业的生产则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这就意味着:钢铁业的智能生产应有效监控、灵活处理质量问题。除此之外,产品种类、产量和节奏变化引发的引发的能耗、库存和质量问题,也需要智能化地处理。目前,这个要求还很难做到,未来也要与设备状态监控、工艺过程监控、操作监控一起来完成,更重要的是:还要建立设备、工艺、操作对质量的影响模型。总之,钢铁业的智能化生产比离散行业要难得多。


  来源 蝈蝈1968的博客




楼主最近还看过



wayaj

  • 精华:30帖
  • 求助:95帖
  • 帖子:5269帖 | 87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783
  • 注册:2020年5月25日
发表于:2016-09-18 16:35:38
1楼

钢铁业应该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不能盲目模仿离散制造业。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