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争夺战已经开启。面对急剧上升的人力成本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都开始将机器人产业作为突围的重点方向。我们针对沿海一些制造企业调研发现,这些企业的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个别企业的人力成本甚至攀升到总成本的50%以上,在这样的压力下,更多的企业必将加大在机器人上的投入。未来10年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黄金期,年产值将接近3000亿元,而机器人产业集群的年产值将达到上万亿元。
机器人决定产业竞争力
全球金融危机后机器人产业强势复苏,全球主要工业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工业机器人销量,都呈较快增长态势。2012年,多用途工业机器人销售达到15.9万台,约70%销往日、中、美、韩、德五国。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也大幅增长,2005年至2012年年均增长25%,2012年达到2.3万台,是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增长最快的市场。
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对我国而言,装备工业机器人既符合全球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应对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具有本土特色,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产生系统性的重要影响。
在经济持续增长和资本不断积累的同时,我国劳动力供给日渐紧缺,人口红利逐渐耗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转变。作为对资本深化的回应,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劳动力符合我国新的比较优势。
从国际经验看,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多的是汽车产业,接下来为电子电器产业。而汽车产业和电子电器产业正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水平,决定了这些产业的竞争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