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视与下属的时间约定,自以为职位较高,所以下属并不介意等候他们,甚至乐于等候他们。凡事犹柔寡断、犹豫不决造成下属等候,事必躬亲,因为经常不在场导致下属等候等等都是非常致命的时间浪费。由于欠体贴而过分关心工作进度,动辄驾临下属的工作现场或借电话追踪业务,致使部属的时间受到无谓的干扰。
因刻意追求完美,而患上“鸡蛋里挑骨头”的毛病,于是使下属费时费劲地对同。当上司透过第三者(如秘书或佐理人员)将信息传递给部属时,该第三者很容易将信息的紧要性过份夸张描绘,致使承受信息的下属停止手头上的工作,而优先处理该信息。
依靠目标是无法使员工有效的完全高效的执行公司策略的,目标只是一个方向,而如何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达成目标,才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并在执行过程中,首先要提炼目标工作的关键业务内容,明确每个流程的具体业务工作,其次要规定流程运作的时间点,也就是每项布置工作要在什么时间内完成,最后还要保证每项目标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信息畅通,以便于对结果的评估或是传递。
执行力的提升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这个团队除拥有良好素质的队员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执行力,有高昂的士气、协作精神。有时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只要士气高昂、执行力强和协作得力,即使队员素质一般,也同样可以取得惊人的业绩。好的具有执行力的团队可以激发出队员无限的潜能。
企业领导在日常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员工置身企业之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提出有吸引力的共同愿景和奋斗目标,提炼一些标志性的slogan,确立团队的荣誉,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教育宣讲活动,以达到增强执行力、激发斗志和有效协作的目的。
人们一定期望,企业也能够拥有像学校抑或军队那样的执行力,那该有多好啊!但是,许许多多的努力并没有换来真正的执行力,执行力对一些企业管理者来说,它变得神秘莫测,虚无缥缈,好像只有“管理大师”才能够解读什么是企业执行力,好像只有“经营之圣”才能成就企业执行力。
依据行业、企业、部门、入职时间、个性、是否新晋升甚至年龄、学历的不同,中层干部在培训计划上也有着差异,甚至是迥然不同。销售企业中层干部,较大一部分是销售精英,销售能力强,但团队意识和管理能力不强;财务干部,严谨细致但沟通与协调能力不足。管理职能干部的沟通和管理意识强,但职业困惑大于专业部门干部等。新晋升人员冲劲大干劲足,但岗位实操不足,经验欠缺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