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三聚氰胺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点击:365 | 回复:18



若此笔名未被注册

    
  • 精华:10帖
  • 求助:1帖
  • 帖子:294帖 | 322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058
  • 注册:2003年3月30日
发表于:2008-10-09 13:32:33
楼主
卫生部昨日(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解释刚刚由国家五部门制定通过的公告,该公告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及含乳15%以上的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限量值的产品不得销售。面对广泛的疑问,卫生部主要表达两个意见:一是三聚氰胺限量值属于应急的临时行政控制措施,用于监管而非标准;二是食品包装或接触环境可产生少量三聚氰胺,不能规定为零含量。


  根据这个公告的精神,食品中并非要一律禁止三聚氰胺,只要其含量未超过最高限定值就属于达标。实际上,假如援引这一已经生效的指标,则意味着管控三聚氰胺的底线后撤了一大步。想必行政当局也料知这样的后果,因而不惜举行特别说明会,为短短几百字的公告背书,以安抚轩然大波。尽管专家全力为公告辩护,可所持论据的逻辑显见混乱,显然很难宽慰公众的惊诧与失望。


  系列食品安全危机至今还在弥漫,它们教导给民众的化学常识是:三聚氰胺是化工原料,绝对不该出现在食品中。而新规有可能模糊这个常识。它认为非人为的微量三聚氰胺允许存在于食品中。卫生部还列举香港等地为例,来证明这个指标不是独有的规定,但同时又以特殊的国情说来回应对标准宽松的质疑。总之是要证明三聚氰胺是不可避免的,以此巩固公告的合法性。




若此笔名未被注册

  • 精华:10帖
  • 求助:1帖
  • 帖子:294帖 | 322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058
  • 注册:2003年3月30日
发表于:2008-10-09 13:32:50
1楼
需要申明的是,我们并非要推倒公告,甚至于驳斥都不是宗旨,想要表达的实乃严重的担忧。因为这的确有着费解的地方:质检总局频繁发布的抽查结果显示,奶制品彻底不含三聚氰胺完全是可以办到的,可新规又凭着环境等含糊的原因为三聚氰胺的存在预先制造理据。公告不仅让三聚氰胺正当化,它释放出干扰信号,或更令公众对质检守则的朝三暮四倍感焦虑。


  换言之,在没有公告的前提下可以设想:相关部门都在为杜绝三聚氰胺而展开行动,官方公布的阶段性调查结果也反复证实,没有三聚氰胺的食品是可以实现的。乐观地说,以生命健康为唯一考量的监管态势足够维持下去,起码是行政资源能够做到的。这是处置食品危机的最低标准。但三聚氰胺的限量标准问世了,让这个局面变得首鼠两端,它所引起的变数令前景愈发不确定。


  这就是限量三聚氰胺极其突兀的性质。它是临时措施却又不知何时结束,它被誉为监管指数却有放松警惕之嫌疑。无论从必要性还是可行性上分析,出台限量值都有着可推敲之处。问题是,如果国家把重塑质检体系作为根除食品安全危机的教训之一,如果把恢复国民信心奉为危机处置的正确方向,三聚氰胺本该被清除出食品成分单,可现时竟对其妥协,整饬监管或收复民心会否落空?


  就在戮力消除其负面影响的背景下,限量三聚氰胺传播了令人不安的讯息。而伴随限量之举的或是民间追溯既往的恐慌,例如,那些回收或封存的数以千吨计的问题奶粉会否改头换面,以三聚氰胺的“合格”检验比例再度回流市场?国民信心中途受此波折,监管制度未见决绝的改造,企业道德未见洗心革面,甚至又有明显倾向的新政可资利用,类似的忧虑绝非杞人忧天。


  三聚氰胺在食品安全史上留下了浓重的阴影,逾万名幼童涉险其中,并且数字还在增加。如此重大的伤情前所未有,理所当然要采取最高级别的防范措施。事实证明,这不是不可理喻的苛责,而是行政作为可以也必须达到的境界。因此,由限量三聚氰胺而带来集体疑虑,其间所隐射的不仅仅是对个别事件的不满,还关系到政府能否从具体危机中吸取普遍教训,并始终真诚地履行国家义务。

亦云人云

  • 精华:5帖
  • 求助:0帖
  • 帖子:102帖 | 235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114
  • 注册:2004年11月10日
发表于:2008-10-09 14:49:19
2楼

三聚氰胺树脂商品名为密胺,现广泛制作为食品容器,碗碟等在超市中销售,很多快餐店如牛肉面、盖浇饭、等的碗碟也大多是密胺制品,这些该如何对待?是否会污染食品?

tigermu

  • 精华:6帖
  • 求助:0帖
  • 帖子:175帖 | 541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9807
  • 注册:2003年1月19日
发表于:2008-10-09 14:56:58
3楼

政府之自相矛盾着实令人费解。每天都说奶制品里没有三聚氰胺,突然又冒出可以允许有1毫克。

难道是有人在做政府的工作?

juta

  • 精华:5帖
  • 求助:0帖
  • 帖子:29帖 | 3722回
  • 年度积分:18
  • 历史总积分:4434
  • 注册:2004年1月30日
发表于:2008-10-09 16:38:37
4楼
政府之自相矛盾着实令人费解。每天都说奶制品里没有三聚氰胺,突然又冒出可以允许有1毫克。

难道是有人在做政府的工作?

求专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18帖 | 161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975
  • 注册:2004年7月20日
发表于:2008-10-09 16:57:15
5楼
政府之自相矛盾着实令人费解。

轴承制造

  • 精华:1帖
  • 求助:1帖
  • 帖子:69帖 | 96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386
  • 注册:2006年9月14日
发表于:2008-10-09 18:46:37
6楼
如果照这个标准.能把产品卖给欧盟.我就支持你

tigermu

  • 精华:6帖
  • 求助:0帖
  • 帖子:175帖 | 541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9807
  • 注册:2003年1月19日
发表于:2008-10-09 19:34:10
7楼

从现在来看,欧洲人从来没用过中国的标准。

就像我们的清华北大不被人家承认。

zhxl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5帖 | 89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023
  • 注册:2002年7月31日
发表于:2008-10-09 19:43:15
8楼
是这样,如果这个标准国外能接受,我们也能接受。但显而易见的是,监管机构明显在和稀泥,在退缩,想想在这个规则的前提下,有多少害群之马会溜走?有多少不法之徒会得寸进尺?多少年来,我们总是为了稳定,为了团结牺牲了人民的利益,结果事情越出越大,最后都让人民群众来买单?让大众面对国际社会的诘责?我们的人民就是太好哄了。商家总是为了利益,其实如果大家都能咬紧牙关,就是坚持不能有一点三聚氰胺,相信商家其实是有办法的。这次事件,不是也有商家没有检测出来的吗?再检测一下产自欧盟、美国的牛奶,他们里面是不是也如标准里说的那样,生活中不能完全避免三聚氰胺呢?说到这里,我倒发现一个商机,就是哪个企业不妨做一做,推出一款经得起检验的,就是一点不含三聚氰胺的高档牛奶,看看大家喜欢什么?市场会告诉我们,到底老百姓能否接受还含一点三聚氰胺的牛奶?

幽默一丁钿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10帖 | 6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3
  • 注册:2006年4月24日
发表于:2008-10-09 22:15:27
9楼
食品也有免检产品,太可笑了吧。

莫其麟

  • 精华:14帖
  • 求助:0帖
  • 帖子:120帖 | 568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9157
  • 注册:2004年2月27日
发表于:2008-10-10 05:40:33
10楼

回1楼:

还给出了这样一个信息——“质检总局频繁发布的抽查结果”——是不可信的,否则何需允许限量?

另外的问题,“食品包装或接触环境”混入有害物质,就可以吗?则工厂的质检体系、工艺手段是如何保证的?或者,我们的许多食品中,都有这种现象吗?

 

我看新闻少,好象“问题奶粉”企业,还没有一家破产的?

苗子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363帖 | 272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525
  • 注册:2002年11月15日
发表于:2008-10-10 08:37:20
11楼
一切都迟了!           

华东工控

  • 精华:26帖
  • 求助:0帖
  • 帖子:136帖 | 121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954
  • 注册:2003年2月05日
发表于:2008-10-10 08:46:20
12楼
还是公布一下不要含 尿素吧,这个吃了才是要命!!!

水边清浅横枝瘦

  • 精华:0帖
  • 求助:4帖
  • 帖子:78帖 | 3488回
  • 年度积分:8
  • 历史总积分:5664
  • 注册:2006年7月11日
发表于:2008-10-10 12:26:12
13楼
引用轴承制造 的回复内容:如果照这个标准.能把产品卖给欧盟.我就支持你



hzgm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21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9
  • 注册:2007年10月10日
发表于:2008-10-10 16:44:11
14楼
                                          

mingle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0帖 | 33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33
  • 注册:2004年4月29日
发表于:2008-10-11 12:02:19
15楼

以前看个帖子说往牛奶里面兑牛尿,我还不相信。现在看来很有道理,牛尿里面含尿素,而且成分和牛奶差不多,不容易分层,成本为零。

有个网友说得好,以后把每种化工原料都定个量,估计一升牛奶可以做成固体。

想起时正是忘记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2帖 | 165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960
  • 注册:2007年1月26日
发表于:2008-10-11 14:01:25
16楼
不懂的管懂的,嘴软手软,耳根子更软,不乱套才怪

newchp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113帖 | 3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364
  • 注册:2006年7月15日
发表于:2008-10-11 20:25:52
17楼

这个是从哪里来的,难道这个就是从天而降!

如果大家以后吃到丹顶红什么样的,那也没办法啊,这个是限量版

mingle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0帖 | 33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33
  • 注册:2004年4月29日
发表于:2008-10-11 22:26:01
18楼
[转贴]商务部称出口食品均不含三聚氰胺
文章提交者:皇帝没穿衣裳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王优玲)针对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乳粉、乳制品、含乳食品,甚至食品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0日发表谈话表示,对于各国和地区在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的关注,中国表示理解。

这位新闻发言人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把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三鹿奶粉事件后,中国政府启动了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国内各部门协同配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质检总局已采取严格措施,加强乳及乳制品出口检验。9月10日起,对出口的乳及乳制品批批检测三聚氰胺,9月20日起对含乳成分的食品也批批检测三聚氰胺。目前,国内乳及乳制品总体状况趋向好转。

他强调,自9月10日至10月6日,中国共对21个国家/地区出口乳及乳制品130多批、共3000多吨,均未检出三聚氰胺。9月10日以后出口的乳及乳制品和9月20日以后出口的含乳成分食品完全可以让国外消费者安心食用。

他表示,各国在采取限制措施前,应遵守WTO/SPS协定的原则,尊重WHO的相关标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乳制品,不要对中国乳制品采取歧视性措施,更不应阻碍正常贸易的开展。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