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看三鹿奶粉背后的恐怖的行业潜规则
白银长老
发表于 2008-9-17 15:59
真实案例看三鹿奶粉背后的恐怖的行业潜规则
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作为一个可能的知情者和懂点化学的人,我也来谈谈我的观点:
1、媒体也好,厂家也好,国*家质量监督也好,还是在忽悠大家,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三聚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牛奶中,三聚氰氨的市场售价并不低,奶农不可能不计成本的提高浓度,其次,三聚氰氨水溶性较差,要想完全溶于牛奶比较麻烦;那为什么媒体,厂家,国*家质量监督要异口同声的说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其实就是为为了掩盖一个更可怕的问题,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东西,说穿了就是尿素,尿素作为一种便宜的农家化肥,真是经济实惠的“好添加剂”。
2、为什么要加尿素,因为各乳品公司收购鲜奶,测试的标准主要是奶的蛋白质含量,说穿了就是氮的含量,尿素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氮肥,由于它独特的分子结构,记得好象是两个氮分子配个什么我忘了,氮的含量当然高了,混入奶中,提高氮浓度,价格自然也卖得高了;
3、尿素怎么转化为三聚氰氨的,很简单,奶粉的生产过程就是将鲜奶放在封闭的环境高温环境下,然后采取喷雾的方式直接转化成粉状就成了奶粉,而尿素在高温下会产生变化,生成三聚氰氨,OK,有毒的奶粉就这样生成了。
最后,我在谈谈我怎么知道这些内幕的,前几年,是01年还是02年,我记不太清楚了,在办理一件带黑社会性质的案件时,他们主要罪状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区的牛奶收购市场,长期以次冲好,我们在办案中就了解到,他们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然后加大量水(良心好的加自来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里的水),最后用专用的搅拌机进行搅拌,一批蛋白质浓度高的鲜奶诞生了,但最后几个犯罪分子都翻供,说他们这种做法是普遍的,并不是他们发明的,后来我们专门去天友了解,确实如此,他们对牛奶收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比较有效的检测措施或者是因为收购站点太多,没有精力和金钱来负担这么大的检测开销,所以对广大奶农的行为基本采取的是默认的态度,而且据在天友的了解,这种现象在全国的乳制品行业是普遍的,只要存在向奶农收购牛奶,就普遍存在次类现象,所以三鹿事件的发生就是必然的,而且这次三鹿出了事,全国其他所有奶制品企业都保持沉默,没有一家跳出来指责,什么原因大家看了我的帖应该心里有数了吧,最后弱弱的问大家一句,这样的牛奶你们敢喝吗?
[李长江]我们对109家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有问题的是22家,占20%左右。那就是说,80%的企业所抽查的产品是合格的。[李长江]因此,我们可以说,抽检的80% 的企业产品没有检测出三聚氰胺,产品是安全的。--------产销量居前列的都有问题哦。所谓的“80%的企业所抽查的产品是合格的”产量可能也仅占20%吧?
6244个患肾结石的孩子,6244个家庭破灭的希望,谁来为此负责?......
07年美国就中国出口的宠物食品中含有三聚氰胺致使宠物死亡事件,通知中方,并提出有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中方矢口否认;而在此后如此长的时间内,我们却在用含有大量三聚 氰胺的奶粉在哺育我们未来的希望——孩子!!!
我愤恨!!!我无语!!!
万里长城万里长,烈日炎炎心哇凉。
年年GDP上涨,据说全民奔小康。
工资好比眉毛短,物价犹如头发长。
遥望楼盘空幻想,一年能买几平方?
财政气粗是大爷,银行有奶就是娘。
管土地的是霸王,工商税务两条狼。
电老虎,小阎王;公检法,是流氓。
白衣天使黑心肠,交通警察象蚂蝗。
当官的,喜贪赃;掌权的没天良。
电信局,如暗女昌,乱收话费更猖狂。
教育部,是明抢,人民群众像羔羊。
咱们工人有力量,三千万人齐下岗。
苦了十亿老百姓,富了一群白眼狼!
中 国现状:
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
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
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
娶不起,没房没车谁嫁你?
养不起,父母下岗儿下地;
病不起,药费利润十倍起;
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
死不起火化下葬一万几。
总结:八个大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