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把事情的真相告诉读者
——司马南与英国路透社记者对话实录之二
时间:2008年 7月16日,7月25日
采访人:路透社记者 Chris Bucklel
采访地点:司马南书房
主题词:普世价值意识形态话语权票决式民主汪洋新政集权专制
有人认为,“普世价值”直接体现在政府签了协议的那几个国际公约上,特别是那个《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但是他们不愿意把事情的真相告诉读者。关于这个公约,中国人大尚未批准,南报们最为崇拜的美国根本没拿《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当回事,不屑加入之。连美国自己都没有签字的公约,你偏说它的内容便是普世价值,是否有些牵强?
现在,让我们做三个假定:首先,姑且假定,中美两国都签署了该公约;其次,姑且假定,中国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严格履行该公约;第三,我们再假定,就算是该公约里所说的一切,就等同于“普世价值”(公约协议条款怎么能称作普世价值呢?),那也只能称作某些国家之间,政府之间“有共识的价值”,如何上升为“普世价值”呢?
确立“普世”可是太不易了,最简单的原因,“三维跨度”难以逾越。
【紧接上文】有人认为,“普世价值”直接体现在政府签了协议的那几个国际公约上,特别是那个《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鄢烈山先生也有此看法。
但是他们不愿意把话说完整,不愿意把事情的真相告诉读者。关于这个公约,中国人大尚未批准,南报们最为崇拜的美国根本没拿《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当回事,不屑加入之。《东京议定书》事关全球变暖,重要不重要?美国不是照样不签字吗?美国没有签字的公约,你偏说它的内容便是普世价值,是否有些牵强?
现在,让我们做三个假定:首先,姑且假定,中美两国都签署了该公约;其次,姑且假定,中国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严格履行该公约;第三,我们再假定,就算是该公约里所说的一切,就等同于“普世价值”(公约协议条款怎么能称作普世价值呢?),那也只能称作某些国家之间,政府之间“有共识的价值”,如何上升为“普世价值”呢?
确立“普世”可是太不易了,最简单的原因,“三维跨度”难以逾越。这第一,时间维度,古今之人价值统一何其难也?这第二,空间维度,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价值重合岂非臆想?第三,文化维度,古希腊、地中海、印度恒河、尼格罗,不同的地域孕育不同的文明,提取“文化公因式”并非想象那般简单。
“想普世”,“欲普世”,“要普世”,“普尔等之世’,都属于一种主观愿望,或曰主观价值。所谓主观价值,就是对你自己的有用性,与人无用甚而无涉,他人如何与你感同身受?效法罗马帝国称霸世界,是美国人的普世价值吧,通过打民主牌,巧饰称霸本来面目,是实现普世价值的具体战术,让别国与美国同呼吸共命运怎么做得到呢?狼与羊的价值如此不同,何种价值堪普狼羊之世?
某些人用词太不谨慎,基本不过脑子,仅凭想当然就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指导全国人民。“普世价值”就是在抗震救灾的第一周之内,在《南方周末》上高调冒出来,是他们把普世价值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之上,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上抢夺抗震救灾胜利成果,才导致人们普遍反感的。
路透记者:你前边说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缺乏自信,那我想80年代这种情绪比较突出,但现在的中国人都是这么想的吗?
司马南:不是说现在的中国人这么想,更不是说中国人都这么想,我转述郑永年的文章分析认为,在普世价值这件事情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