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工程项目 点击:572 | 回复:4



宝二爷

    
  • 精华:6帖
  • 求助:0帖
  • 帖子:232帖 | 282回
  • 年度积分:5
  • 历史总积分:3842
  • 注册:2007年1月05日
发表于:2008-06-26 16:49:22
楼主
一、阅读合同
合同及技术附件是工程项目的重要文件,在阅读合同时切不可走马观花,把握以下要点:
1.工程进度:交货期、现场调试开始时间。
2.付款方式及合同实施各阶段是如何界定的。
3.初步计算I/O清单与硬件配置是否相符、网络设备是否齐全、多岗位、多站是否需要光缆及光纤收发器。
4.关注技术细节,如对方技术要求、特殊控制方案、与第三方系统(或设备)通讯等。
5.人员培训:包括时间、人数,费用由谁承担。合同中不清楚应事先与市场人员沟通。
二、开联络会
工程联络会是工程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新用户、特殊项目尤其如此)会议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实施,为此要做到:
◆ 会前准备
一是在认真阅读合同及技术附件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测点确认硬件配置是否合理(特别要注意DP重复器、DP终端匹配器、FM19B-CC、冗余输入输出模块与底座、开关量输入输出测点的属性及配置),如果不合理要做出相应的补救方案;
二是对特殊技术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与第三方设备通讯),自己没底时要主动向相关部门或其他同事咨询。
三是对合同中的疑问要与我方市场人员充分交流,最终达成共识一直对外。同时还要通过市场人员了解该项目的背景和相关信息(如甲方项目负责人、设计院的项目负责人)。
四是准备好应提交给甲方、设计院的文件,并起草一份《联络会议纪要》
◆ 组织、召开联络会
开联络会是工程实施的第一步,联络会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后面工程项目的实施。开联络会时切记我们代表的是公司而不是个人,为此,在言谈、举止及行为等多个方面要注意。
★确定双方项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虚心、充分与用户进行交流,对用户的控制站、操作站、远程站的分配、放置及其相互之间的距离做到心底一清二楚并写进《会议纪要》。
★对用户的测控需求要非常清楚并写进《会议纪要》。
★在对上述2、3项内容清楚以后,确定合同中硬件是否满足工程需求,对于有硬件变更的情况,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无论何种原因都要将变更写进《会议纪要》。
★有设备间通讯需求情况的处理。遇到这种情况尽量引导用户采用其它方式实现数据共享(比如系统或设备采用硬联线为DCS提供标准信号)或者不做,实在推脱不了,必须明确采用哪种通讯方式(MODMUS、OPC、DDE、DP等)、甲方和设计院应该承担哪些义务、第三方应提供什么资料(如硬件手册、GSD文件等),要求在静态调试期间能提供样机,在现场调试时能配合调试。当你提出这些条款并写进《会议纪要》时,甲方会感到不同系统之间的通讯并不简单,这样即使做不成或做的不好责任也不全在我们,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不管怎样千万不要在甲方和设计院面前说“我不知道” 、“我不会做”之类的话。
★对于变更的硬件的商务部分处理办法由双方商务人员解决。无论你是否知道某种产品的价格,我们都不能以任何方式回答用户提出的价格方面的问题。
★测点冻结。这是硬件配置的依据。
★双方文件交接。我们应书面向对方提供DCS系统对接地,使用环境温、湿度,供电电源范围等技术要求;电缆敷设要求;机柜、操作台的安装方法、外形尺寸等。
★对方应书面向我们提供组态用带控制点流程图,控制回路图,连锁逻辑图,I/O点位号、量程、点说明,报表格式、进报表点等。
★确定组态方式。一般有用户组态,我方指导;我方组态,用户参与;我方独立组态等几种方式。
★确定工期进度。注意方式方法,切记不可照搬合同,确定工期朝对我有利方向引导。
★确定人员培训。人数、时间和费用出处。
◆ 会后定论
联络会结束一定要形成双方或三方签字的《会议纪要》作为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补充。以下事项要有结论:
1. 工期进度基本确定
2. 最终测点清单及硬件配置冻结
3.双方文档已交接:
甲方或设计院应提供以下文档:
¢《DCS数据监控表》(即测点清单)
¢《复杂控制回路图》
¢《联锁原理图》
¢《PID流程图》
我方应提供以下文档:
¢《DCS环境要求》
¢《现场信号电缆及敷设要求》
¢《DCS系统供电电源要求》
¢《DCS系统接地规范》
¢《现场控制柜外型尺寸及安装尺寸》
¢《操作台安装尺寸》
如果甲方不能提供资料也必须约定提供的最后期限,否则交货期顺延。
对小项目或用户没有开会的意愿,而合同也无大的问题可以不开联络会,通过传真确定相关事项即可。
三、工程实施
联络会结束后工程即可进入实施阶段。以合同及技术附件、《联络会议纪要》为依据,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整理数据库(即MacsView.DBF).数据库整理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整理过程中你会发现甲方提供的《DCS数据监控表》有很多“毛病”,如点名重复、命名不规则、测点属性不明确等,必须根据MacsView.DBF的格式要求加以调整,如点名长度控制在8个字符以内,首位只能是大写字母,在点名中不允许出现“-”等。通常情况下要注意:
¢FM143、FM147其量程不能按甲方提供的《DCS数据监控表》来填写,而是由模块本身的放大倍数来决定的,分别设置为8和32即可。
¢FM148A、FM148R二线制和四线制信号(即有源信号和无源信号)不要布置在同一个模块
¢FM161、FM171要注意“硬件地址”
¢对FM151、FM161、FM171以及所有模块的备用通道不需要产生趋势标签;对所有测点如果在《DCS数据监控表》中没有明确要求均不需要产生报警标签。
2.配置表和做布置图
◆配置表
配置表涉及到产品部、采购部、财务部、事务部,是各个部门实施工程的重要依据。配置表尽量做到准确无误,减少修订或不作修订。在配置表中“工程项目计划时间表” 、“计划采购完成时间”等有时间要求时要考虑双休日和节假日。对非标设备要考虑采购周期
◆按照公司要求制作布置图
¢要熟悉我们的硬件和配置规则:各种机柜可使用的净空间;各种模块的最大功耗及安装尺寸;电源模块最大安全负载;DP终端匹配器和DP重复器配置规则;
¢FM192B-CC要放在多块FM147的中间位置,不要放在机柜的底部
¢FM161、FM171不要与FM147或FM143布置在同一列,因为FM161、FM171有电气来的信号,有可能对热电偶、热电阻信号产生干扰。
¢使用安全栅和继电器要考虑安装尺寸、功耗、各引腿的功能
¢对混合机柜(模块、安全栅、继电器、空气开关、接线端子、外购电源等)的布置一定要考虑周密,既要便于成套和用户维护,又要美观大方。
3.软件组态及静态调试
配置表和配置图提交后在公司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软件组态。
¢ConMaker组态.
遵循的原则:力求简捷,关注细节。在实现功能的前提下使组态简捷名了,同时要注意细节,如FM143、FM147、FM148在变量声明的放大倍数与MACS配置各通道的放大倍数必须一致; PID中变量声明PVMU、PVMD要与PV的量程一致,如果是串级调节还要注意主PID的OutT、OutB、MU、MD与副PID的PVMU、PVMD的关系;SFC不要进入死循环。
¢FacView组态
选择合适的模板,原则是不求最新只求稳定。用“数据库生成”的variable.DBF、trend.DBF、anaalm.DBF、digalm.DBF不能覆盖原文件只能剪切在原文件的后面;要注意趋势标签、报警标签的设置。
画面尽量做的漂亮,功能人性化。
¢静态调试。组态结束一定要联调,也许在ConMaker和 FacView组态都没有问题,但联调时会出现意想不到问题,甚至莫名其妙。有软件的,也有硬件的,这些问题必须彻底“消灭”。调试前先做两件事:对所有计算机的SmartPro卸载重新安装(卸载→重启操作系统→安装SmartPro);对所有控制器的MacsRTS下的文件重新按要求刷一遍(要注意MacsRTS的来源)
静态调试一定细致、全面。首先对产品组成套的机柜、非标盘台要根据照图纸仔细检查(不要轻易相信质量部的检验),特别是继电器、安全栅、外供直流电源要格外小心。经常会出现接线错误或不按图纸成套的现象(外协成套的机柜尤其如此)



hunter1125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7
  • 注册:2006年7月10日
发表于:2008-11-04 12:48:25
1楼
学习了,谢谢楼主!!!

烧锅炉的天鹅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65帖 | 128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715
  • 注册:2002年12月26日
发表于:2008-11-04 15:57:04
2楼
拷贝到WORD备份了,谢谢!

PEAMAY

  • 精华:11帖
  • 求助:0帖
  • 帖子:145帖 | 56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563
  • 注册:2003年10月21日
发表于:2008-11-04 16:05:02
3楼
学习!!!!!!!!!!!!!!!!!!!!!!!!

RANL4256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4帖 | 281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14
  • 注册:2004年9月30日
发表于:2008-11-05 20:04:36
4楼
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考勤制度、费用报销制度、网络管理制度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