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06-13 09:24:46
楼主
6月11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7月原油期货飙升5.07美元,再度将次日的亚太股市拉入“黑色星期四”。这是继上周五油价大涨10.75美元之后,再次因油价飙升而导致的全球股市大跌。
12日,中国A股低开后大幅下挫,前期被认为是“政策底”的股指点位正式告破,上证综指盘中下探至2900.12点,尾盘随技术性反弹收于2957.53点,下跌2.21%;深成指亦一度逼近万点关口,收于10340.14点,跌幅1.13%。均为15个月来收盘最低。
放眼周边股市,A股因前期暴跌导致当日跌幅并不为深。中国台湾地区股市领跌新兴市场,台湾加权指数跌幅达3.39%,韩国首尔综合指数与日经225指数的跌幅也分别达到了2.37%和2.08%。
导致亚太市场下跌的因素,是对高企油价继续上涨的忧虑,以及前夜美国三大股指下跌的带动——道琼斯和标普500指数下跌1.7%,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2.24%。
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同比8.2%的涨幅创下了自2004年11月以来的新高。12日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则回落至7.7%,但对股市未有提振——机构投资者开始过分担心未来CPI由前期食品价格上涨带动转至由PPI带动。
高油价下,云集于中游制造行业的众多A股上市公司如不能搭上转移定价的快车,未来的利润空间都将会饱受吞噬。这也是全球高油价的一个资本市场样本。
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秦晓斌预计,9月之后,中国资源品定价方式或将被打开。由此,占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25%的石油与电力行业将获涅槃,股市或许会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