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05-14 16:48:59
楼主
股市就是一个万人坑,不幸的是站在这个万人坑边缘的多数都是赌徒,凭着赌徒的心理很难躲避被埋葬的命运。
40岁的罗文不喜欢别人说他在炒股,即使是对话中偶尔用错了词语,他也会不厌其烦地纠正:“我不炒股,只是理财。”但是毫无疑问,罗文是极少数在股市赚到钱的散户之一,12年以来他投资在股票和基金上的资金已经翻了5番。“一没经验,二没知识,硬着头皮杀进股市凭借的仅仅是一颗贪婪的心,股市上的绝大多数散户都具备了这样的共同特点,如果你是这样,你就应该想想,凭什么你能赚到钱?”罗文说。
罗文是80年代中国最早下海的一批人,也是较早进入股市的散户。在罗文身边所有做生意的朋友中,罗文是总体算下来唯一一个在股市获利的。罗文认为,能做到这一点不是因为自己深谙什么经济学原理或者有着什么灵通的消息,而是自己对待股市有一颗相对健康的心。
“炒股的绝大多数都是输家,赢家只有如索罗斯那么几个,而投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赢家,投机与投资这两者有着天壤之别。”1996年进入股市的罗文总结自己在股市走过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盲目购买;第二阶段,学习分析;第三阶段,打听消息;第四阶段,静心投资。前三个阶段中,罗文与绝大多数股民一样,角色始终是个“抽屉”,如今走到第四阶段,他开始稳健地获利了。“如果你等着股市挣来的钱买米下锅,那么你一定是最不适合买股票的人。”罗文说。
“股市就是一个万人坑,不幸的是站在这个万人坑边缘的多数都是赌徒,凭着赌徒的心理很难躲避被埋葬的命运。”问起应该如何投资,罗文的说法在绝大多数股民眼里是唱高调:“做老实人,投资好的股票。”罗文知道,这样的说法会被绝大多数人耻笑为“站着说话不腰疼”,至少到现在,中国股市上,更多的人仍然在没有目标地忙碌着。
“股市到了最后阶段,(酒会上)所有客人都簇拥在我周围,但这一次是他们都来告诉我应该买哪只股票,甚至是牙医也会给我推荐三五只股票。当然这些股票仍在上涨。但当邻居们都来告诉我应该买哪只股票并希望我听从他们意见的时候,征兆已经很明确——股市已经达到高点并且是到了该下跌的时候了。”彼得·林奇的“鸡尾酒会”理论中如此描述。
股民众生相:“ 每天都盯着大盘发呆”
盲目之苦
2008年3月20日,干燥了半年的北京终于下雨了。“外面太冷了,简直没法出门!”“说傍晚还有中雨呢,谁带伞了,今天回家可费劲了”吃过午饭后,这一天的天气成了办公室里最热门的话题。30多岁的小韩没有参加,而且一向视皮肤如生命的她开始抽烟了。
这是一家在嘉里中心里办公的小公司,小韩是公司的会计。下午1点,小韩没有参加办公室的“餐后八卦例会”,而是独自怅然地坐在窗边看着阴霾的天空下长安街人来人往,手里的笔在纸上有意无意的反复画着两个字——“解脱”。
“唉,皱纹多了。”看了一会儿,小韩突然对着玻璃上的倒影自怜自哀起来,她猛地回过头,把桌子上的半盒“寿百年”攒成一团,用力地扔进渍纸篓,从手边抽出一张白纸,迅速写下了后几天的日程表:
“下午,请年假,办理手续,短信和MSN每个股友"我不玩了";21日上午,到交易所转出全部资金,注销资金账户;21日下午,到北京站买火车票;22日关闭手机,自己掏钱带母亲和大姐扬州豪华游。”
一个半小时以前,她终于把手里的7500股万科A股全部清仓,一大家子凑的18万元经过了股市里的一番兜转平安地回到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手中。小韩叫韩秀芬,今年38岁,是家里的老小,大姐秀英是退休工人,二姐秀霞零散做点兼职,三姐秀玉在郊区经营着一家不太景气的中老年服装店。这18万元,几乎集合了所有家庭成员的存款。
小韩很在意现在的准白领身份,半年以前她每天的日程表中,工作以外的时间被朋友聚会、美容、听音乐会和各种健身操课占得满满的。无论是邻居的评价还是自我感觉,都让她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