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05-12 23:50:31
楼主
上周末,主题为“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金融”的“2008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金融条块的大佬们全部出席。分管金融的王副总在开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讲,随后银监会刘经理、证监会尚经理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上面三位重量级人物的演讲,我是看的第一财经的实况直播。对于领导专家的讲话,我的看法是要看全本的、看原滋原味的,认真凝听、仔细体会;而不能看些断章取义的报道,失去了语境很多话就与当事人原意走味。根据三位演讲内容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形成本文。
一、王副总
王副总的演讲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高度重视。王副总说:“金融发展的历史和当前次贷危机的发生均证明,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金融安全直接关系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群众利益,必须把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放在首要位置”。
印象中是第一次阐述了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王副总从政履历来证明其是处理“瘌痢头”事件的高手,被外界喻为“救火队长”。从北京建行整体转制到南下广东处理信托公司破产事宜,再到五年前临危受命从海南回北京担当SARS阴影笼罩下的城市市长,可谓是“天降于大任于歧山也”。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金融系统内行出身的王副总注定再次担当大任。新一届政府成立后面对的就是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的中国经济遭遇困难最多的年份。此大环境下就不难体会其强调的维护金融安全稳定重要性的“良苦用心”了。
二、刘经理
刘经理不愧是做过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际业务比例最高的中国银行行长、见过大世面,其对于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分析特别是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及今后需要改进努力的分析很准确、到位。对于他的演讲,台下贵宾席就座的上海书记、市长要格外重视,以后必要时可多邀其到上海坐坐参谋参谋。
规划先行,战略主导,眼下中国的城市都开始描绘、撰述自己城市的定位。前不久,就曾看到北京要打造金融中心的报道。北京、上海,都想做金融中心?谁先、谁后,怎样定位,这个需要国家层面来定夺。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东京是首都,纽约、法兰克福不是首都。京沪之外还有目前走在前面、国际化程度更高的香港。
中心应该很少的,向来听的最多的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更何况是要打造建立的是国际金融中心。从地方利益出发,无论是香港、上海、北京,甚至于深圳都想把金融作为城市名片,打造金融中心的地位。这个时候就需要国家统筹考虑如何定位、错位发展了,倾全国之财力、物力,特别是人力来建设。只有方向明确,下面的事情才好办。
三、尚经理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尚经理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主管领导,他的讲话股民们会竖起耳朵、分外留神,希望话语中能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尚经理阐述在资本市场具体工作时说:“我们要继续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金融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监管机制;加快推进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股指期货的各项准备工作;推动市场的文化建设;完善对外开放的战略安排”。
对于尚经理的整个演讲,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又好又快”的强调。如同其容貌,我相信尚经理在好与快之间,肯定与中央高度一致:好字在前、好字优先。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实质是金融创新出现问题,在创新的同时没有做好相应的监管体制与机制。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证监会在后面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品推出要格外重视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意外,因此相关产品推出的速度要大打折扣了。
根据讲话联系实际,大致可推断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金融创新估计是没有时间表了;尚经理讲话中将资本市场与自主创新紧密联系起来,并把资本市场放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一个重要位置上来。那么,创业板推出工作是必须的了,而且是要在年内加速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