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05-07 14:01:16
楼主
为什么有些公司营业利润很高,但是却资金短缺?为什么有些公司利润不行,可是资金上顺畅得很?经营性现金流超收入700倍,为何还是ST中福?
主营业务对公司的支持到底有多大,需要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营业收入这一指标。
金融理所当然居高
华夏银行离奇掉队
1块钱收入,如果是1块钱现金会很好,如果1块钱现金全部来自主营业务,则更出彩。
在已经发布数据的1425家上市公司中,盈利和现金流情况,在行业之间、公司之间都差距甚大。根据数据统计,2007年现金流净额/营业收入比值最大的是ST中福,其比值高达72149.9%,相当于每实现一元钱收入,公司就增加了721.5元现金流净额。这个数字在所有的上市公司之中是遥遥领先的,第二名是ST黑龙,其比值为3018.5。根据统计,比值在100%以上的共有31家公司,其中金融服务行业可谓一枝独秀,共计19家企业比值在100以上,其中海通证券以327.6%排在第七位。
金融行业现金充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比值排名最后的60家公司中,还有华夏银行一家,其比值为-180,排在倒数第9。这无疑值得警惕。
公司之间现金流差距巨大,行业彼此之间也十分悬殊。从行业总体来看,绝大多数行业现金流情况均比较乐观,23个行业中,只有信息服务和房地产两个行业平均比值为负。金融服务行业平均比值最高,为123.9,而最低的则为信息设备行业,仅为-15.75,房地产行业的平均比值为-12.39。现金周转速度较快的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餐饮旅游等行业则排在前列,平均比值分别为21.45、25.31、23.41。
ST中福721倍比率隐藏什么
为何ST中福会带来如此的景观?S*ST黑龙、S*ST鑫安、SST磁卡、S*ST成功也都以惊人的比率压过风光的金融行业。他们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比率也遥遥领先。实际上这并非好事,因为主营业务提供的现金去了哪里呢?考察即知,大部分拿去填债务窟窿了。
ST中福在年报中披露,通过收回应收款项,2007年公司货币资金由期初的102万元增长到4210万元,增长幅度超过4000%,同时进行债务重组,是营业外收入从期初的4.98万元增长到3.9亿元,增长幅度超过788983%。而这样的变动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中,就是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净额大幅飙升,从期初的481万元增长到期末的1.36亿元,在公司营业收入没有发生大幅变动的同时,造成了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收入比值的大幅提升。
与上述的高比值相比,旭飞投资则呈现出另一番面貌,其2007年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仅为-1505.7%,虽然2007年其营业收入为378万元,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5705.1万元,受现金流量净额影响,旭飞投资比值为所有公司最后。比值同样居后的还有ST华光、园城股份、深国商等,这三家公司比值均在-500%以下。
地产整体滞后 华发一枝独秀
房地产行业无疑是现金流能力最差的行业,在比值最低的60家公司中,房地产企业就有29个,保利地产、招商地产、金地集团、万科A这样的房地产大佬纷纷名列其中,排名依次为倒数第8、9、12、24。
房地产行业在应收账款、存货部分积压了大笔资金。根据年报显示,万科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04亿元,其中流入459亿元,流出为564亿元。通过研究其资产负债表可知,2007年其存货增加了323亿元,各项应收账款合计增加26亿元,也就是说,2007年万科在存货和应收账款两部分积压了超过300亿元的现金流。
但是华发股份表现却比较优异。该项比值为105.8168%。实际上,华发股份的存货周转率一直保持领先和而债务控制在业内向来较为稳健。2007年实现业务收入2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69%;实现净利润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47%;每股收益达到1.22元。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在业界普遍亏空的背景下,录得了7.25元的成果,相当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