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02-20 20:43:00
楼主
1、IT接地制式:系统中设备的外壳与单独的接地装置相连,而电源系统的中性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应用在防爆的单位如液化气站等,相线无法通过短路的金属外壳与电源构成回路,因此不会出现危险的故障电流,不会出现引爆的点火花。
2、TN-C系统,属于三相四线接零制。应用到低压公用电网中很不安全,但在进户端应加一组重复接地。
3、TT制短路电流小,可通过加装漏电开关来补救,但与TN制相比,TT制的抗干扰性好,因此电脑、医疗仪器等采取的专用接地,也属TT制。
4、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对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采取的保护方式必须和电源系统采取的保护方式相一致。对TN系统必须采取五线制,即TN-S(三相、一工作零、一保护零);若进线为(三相四线则采取TN-C-S,即进入爆炸场所后PEN分为两根线(PE保护零和N工作零)。同时在进户端再加一组重复接地。对TT则必须采取接地保护。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统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这两种保护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保护原理不同。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的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壳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二是适用范围不同。根据负荷分布、负荷密度和负荷性质等相关因素,《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将上述两种电力网的运行系统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划分。TT系统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方式;TN系统(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C-S、TN-S三种)主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业等电力客户的专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方式。当前我国现行的低压公用配电网络,通常采用的是TT或TN-C系统,实行单相、三相混合供电方式。即三相四线制380/220V配电,同时向照明负载和动力负载供电。
三是线路结构不同。接地保护系统只有相线和中性线,三相动力负荷可以不需要中性线,只要确保设备良好接地就行了,系统中的中性线除电源中性点接地外,不得再有接地连接;接零保护系统要求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确保保护中性线的存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保护中性线与接零保护线分开架设,同时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必须具有多处重复接地。
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而在电力系统中某些点进行的接地叫工作接地。
为防止因绝缘损坏而造成触电危险,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接地装置之间作电气连接叫保护接地。
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地做再一次的连接叫重复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