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基础知识讲座 点击:18555 | 回复:258



loden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3帖 | 78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143
  • 注册:2001年3月11日
发表于:2005-04-13 18:43:00
楼主
现场总线技术综述 现场总线(Fieldbus)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发展形成的,用于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的现场智能设备互连通讯网络。它作为工厂数字通信网络的基础,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及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次之间的联系。它不仅是一个基层网络,而且还是一种开放式、新型全分布控制系统。这项以智能传感、控制、计算机、数字通讯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已经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成为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并将导致自动化系统结构与设备的深刻变革。国际上许多实力、有影响的公司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的开发。现场总线设备的工作环境处于过程设备的底层,作为工厂设备级基础通讯网络,要求具有协议简单、容错能力强、安全性好、成本低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时间确定性和较高的实时性要求,还具有网络负载稳定,多数为短帧传送、信息交换频繁等特点。由于上述特点,现场总线系统从网络结构到通讯技术,都具有不同上层高速数据通信网的特色。 一般把现场总线系统称为第五代控制系统,也称作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人们一般把50年代前的气动信号控制系统PCS称作第一代,把4~20mA等电动模拟信号控制系统称为第二代,把数字计算机集中式控制系统称为第三代,而把70年代中期以来的集散式分布控制系统DCS称作第四代。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作为新一代控制系统,一方面,突破了DCS系统采用通信专用网络的局限,采用了基于公开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克服了封闭系统所造成的缺陷;另一方面把DCS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集散系统结构,变成了新型全分布式结构,把控制功能彻底下放到现场。可以说,开放性、分散性与数字通讯是现场总线系统最显著的特征。 现场总线技术在历经了群雄并起,分散割据的初始阶段后,尽管已有一定范围的磋商合并,但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国际标准。其中有较强实力和影响的有 :FoudationFieldbus(FF)、LonWorks、Profibus、HART、CAN、Dupline等。它们具有各自的特色,在不同应用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本文将在简要描述现场总线技术特点的基础,紧扣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等,介绍现场总线网络结构、体系结构等关键技术及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有实力的现场总线技术的现状,最后阐述现场总线的发展趋势与技术展望。 一、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 1、系统的开放性。开放系统是指通信协议公开,各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可进行互连并实现信息交换,现场总线开发者就是要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工厂底层网络的开放系统。这里的开放是指对相关标准的一致、公开性,强调对标准的共识与遵从。一个开放系统,它可以与任何遵守相同标准的其它设备或系统相连。一个具有总线功能的现场总线网络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开放系统把系统集成的权利交给了用户。用户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对象把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组成大小随意的系统。 2、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这里的互可操作性,是指实现互连设备间、系统间的信息传送与沟通,可实行点对点,一点对多点的数字通信。而互用性则意味着不同生产厂家的性能类似的设备可进行互换而实现互用。 3、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它将传感测量、补偿计算、工程量处理与控制等功能分散到现场设备中完成,仅靠现场设备即可完成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并可随时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 4、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由于现场设备本身已可完成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使得现场总线已构成一种新的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DCS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集散控制系统体系,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可靠性。 5、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工作在现场设备前端,作为工厂网络底层的现场总线,是专为在现场环境工作而设计的,它可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射频、红外线、电力线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采用两线制实现送电与通信,并可满足本质安全防爆要求等。 二、现场总线的优点 由于现场总线的以上特点,特别是现场总线系统结构的简化,使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投运到正常生产运行及其检修维护,都体现出优越性。 1、节省硬件数量与投资。由于现场总线系统中分散在设备前端的智能设备能直接执行多种传感、控制、报警和计算功能,因而可减少变送器的数量,不再需要单独的控制器、计算单元等,也不再需要DCS系统的信号调理、转换、隔离技术等功能单元及其复杂接线,还可以用工控PC机作为操作站,从而节省了一大笔硬件投资,由于控制设备的减少,还可减少控制室的占地面积。 2、节省安装费用。现场总线系统的接线十分简单,由于一对双绞线或一条电缆上通常可挂接多个设备,因而电缆、端子、槽盒、桥架的用量大大减少,连线设计与接头校对的工作量也大大减少。当需要增加现场控制设备时,无需增设新的电缆,可就近连接在原有的电缆上,既节省了投资,也减少了设计、安装的工作量。据有关典型试验工程的测算资料,可节约安装费用60%以上。 3、节省维护开销。由于现场控制设备具有自诊断与简单故障处理的能力,并通过数字通讯将相关的诊断维护信息送往控制室,用户可以查询所有设备的运行,诊断维护信息,以便早期分析故障原因并快速排除。缩短了维护停工时间,同时由于系统结构简化,连线简单而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4、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厂商所提供的设备来集成系统。避免因选择了某一品牌的产品被“框死”了设备的选择范围,不会为系统集成中不兼容的协议、接口而一筹莫展,使系统集成过程中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用户手中。 5、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由于现场总线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与模拟信号相比,它从根本上提高了测量与控制的准确度,减少了传送误差。同时,由于系统的结构简化,设备与连线减少,现场仪表内部功能加强:减少了信号的往返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此外,由于它的设备标准化和功能模块化,因而还具有设计简单,易于重构等优点。 三、典型现场总线简介 1、基金会现场总线 基金会现场总线,即FoudationFieldbus,简称FF,这是在过程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支持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其前身是以美国Fisher-Rousemount公司为首,联合Foxboro、横河、ABB、西门子等80家公司制订的ISP协议和以Honeywell公司为首,联合欧洲等地的150家公司制订的WordFIP协议。屈于用户的压力,这两大集团于1994年9月合并,成立了现场总线基金会,致力于开发出国际上统一的现场总线协议。它以ISO/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为基础,取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为FF通信模型的相应层次,并在应用层上增加了用户层。 基金会现场总线分低速H1和高速H2两种通信速率。H1的传输速率为 3125Kbps,通信距离可达 1900m (可加中继器延长),可支持总线供电,支持本质安全防爆环境。H2的传输速率为 1Mbps和 2.5Mbps两种,其通信距离为750m和500m。物理传输介质可支持比绞线、光缆和无线发射,协议符合IEC1158-2标准。其物理媒介的传输信号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每位发送数据的中心位置或是正跳变,或是负跳变。正跳变代表0,负跳变代表1,从而使串行数据位流中具有足够的定位信息,以保持发送双方的时间同步。接收方既可根据跳变的极性来判断数据的“1”、“0”状态,也可根据数据的中心位置精确定位。 为满足用户需要,Honeywell、Ronan等公司已开发出可完成物理层和部分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专用芯片,许多仪表公司已开发出符合FF协议的产品,1总线已通过a测试和β测试,完成了由 13个不同厂商提供设备而组成的FF现场总线工厂试验系统。2总线标准也已经形成。 1996年10月,在芝加哥举行的ISA96展览会上,由现场总线基金会组织实施,向世界展示了来自40多家厂商的70多种符合FF协议的产品,并将这些分布在不同楼层展览大厅不同展台上的FF展品,用醒目的橙红色电缆,互连为七段现场总线演示系统,各展台现场设备之间可实地进行现场互操作,展现了基金会现场总线的成就与技术实力。 2、LonWorks LonWorks是又一具有强劲实力的现场总线技术,它是由美国Ecelon公司推出并由它们与摩托罗拉、东芝公司共同倡导,于1990年正式公布而形成的。它采用了ISO/OSI模型的全部七层通讯协议,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通过网络变量把网络通信设计简化为参数设置,其通讯速率从300bps至15Mbps不等,直接通信距离可达到2700m(78kbps,双绞线),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射频、红外线、电源线等多种通信介质,并开发相应的本安防爆产品,被誉为通用控制网络。 LonWorks技术所采用的LonTalk协议被封装在称之为Neuron的芯片中并得以实现。集成芯片中有3个8位CPU;一个用于完成开放互连模型中第 1~ 2层的功能,称为媒体访问控制处理器,实现介质访问的控制与处理 ;第二个用于完成第3~6层的功能,称为网络处理器,进行网络变量处理的寻址、处理、背景诊断、函数路径选择、软件计量时、网络管理,并负责网络通信控制、收发数据包等;第三个是应用处理器,执行操作系统服务与用户代码。芯片中还具有存储信息缓冲区,以实现CPU之间的信息传递,并作为网络缓冲区和应用缓冲区。如Motorola公司生产的神经元集成芯片MC143120E2就包含了2KRAM和2KEEPROM。 LonWorks技术的不断推广促成了神经元芯片的低成本 (每片价格约 5~9美元),而芯片的低成本又返过来促进了LonWorks技术的推广



易木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9帖 | 5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86
  • 注册:2002年8月26日
发表于:2005-04-22 12:13:00
41楼
支持

BARTON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9帖 | 4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6
  • 注册:2003年11月21日
发表于:2005-04-22 15:14:00
42楼
谢谢,我正在学呢。

xiaqiuxia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
  • 注册:2004年7月22日
发表于:2005-04-22 15:21:00
43楼
谢谢,对我非常有益

楚留香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3帖 | 98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56
  • 注册:2003年3月21日
发表于:2005-04-22 17:09:00
44楼
受益匪浅,十分感谢。

SinoRyan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2帖 | 44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82
  • 注册:2004年3月31日
发表于:2005-04-23 12:24:00
45楼
FCS    (1)基本任务是:本质(本征)安全、危险区域、易变过程、难于对付的非常环境。    (2)全数字化、智能、多功能取代模拟式单功能仪器、仪表、控制装置。    (3)用两根线联接分散的现场仪表、控制装置、PID与控制中心,取代每台仪器两根线。    (4)在总线上PID与仪器、仪表、控制装置都是平等的。    (5)多变量、多节点、串行、数字通信系统取代单变量、单点、并行、模拟系统。    (6)是互联的、双向的、开放的取代单向的、封闭的。    (7)用分散的虚拟控制站取代集中的控制站。    (8)由现场电脑操纵,还可挂到上位机,接同一总线的上一级计算机。    (9)局域网,再可与Internet相通。    (10)改变传统的信号标准、通信标准和系统标准入企业管理网。    (11)制造商:美Honeywell 、Smar 、Fisher- Rosemount、 A-B/Rockwell、Elsag-Bailey 、Foxboro 、 欧 Siemens、 GEC-Alsthom 、Schneider、 Proces-Data、 ABB等。    (12)3类FCS的典型    1)连续的工艺过程自动控制如石油化工,其中“本安防爆”技术是绝对重要的,典型产品是FF、 World FIP、Profibus-PA;    2)分立的工艺动作自动控制如汽车制造机器人、汽车,典型产品是Profibus-DP、CANbus;    3)多点控制如楼宇自动化,典型产品是LON Work、Profibus-FMS。

WSHQ99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
  • 注册:2005年4月23日
发表于:2005-04-23 12:38:00
46楼
不错啊,真让人长知识了

工控机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3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14
  • 注册:2004年11月07日
发表于:2005-04-23 15:24:00
47楼
写得很好

bandit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13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20
  • 注册:2003年7月19日
发表于:2005-04-23 15:28:00
48楼
很好,谢谢!我正要学习“现场总线”的知识。

yylzj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53
  • 注册:2004年7月24日
发表于:2005-04-23 15:37:00
49楼
很好,以后做讲写实际的案利

ydy1981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5帖 | 4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0
  • 注册:2005年4月19日
发表于:2005-04-23 15:56:00
50楼
1

好问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7
  • 注册:2005年2月17日
发表于:2005-04-23 21:51:00
51楼
写的真是好!

1毛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
  • 注册:2004年12月17日
发表于:2005-04-23 23:59:00
52楼
“国内目前仅LonWorks技术有实质性的市场活动”,他有什么市场活动?他的设备很贵呀,我感觉Profibus到是做了一点工作。另我觉得HART在相当长的时间在国内仪表行业,还将占现场总线仪表的主流。不知对否,瞎说

彭文明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帖 | 1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3
  • 注册:2004年11月18日
发表于:2005-04-24 10:25:00
53楼
感谢

MMX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2
  • 注册:2004年9月05日
发表于:2005-04-24 11:08:00
54楼
不错,很用心的文章^_^……

蓝魔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1
  • 注册:2005年4月11日
发表于:2005-04-24 13:57:00
55楼

xiaoming356800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
  • 注册:2005年1月07日
发表于:2005-04-24 16:56:00
56楼
hao dong dong

小林工控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6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8
  • 注册:2005年4月21日
发表于:2005-04-24 23:19:00
57楼
真不错,让人长见识,支持。

李建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3
  • 注册:2004年8月10日
发表于:2005-04-25 09:55:00
58楼
内容值得好好看看。

gongkongedit

  • 精华:1099帖
  • 求助:0帖
  • 帖子:14392帖 | 544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22
  • 注册:2008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5-04-25 11:38:00
59楼
现场总线发展到现在已有25年的历史, 进入中国已 8-9年了,从FF总线的引入,PROFIBUS的推广,一直到INTERBUS,CAN, DEVICENET, ASI, CC-LINK等等. 通过宣传现场总线的技术,可以在中国的自动控制领域里进行这方面的学术讨论, 集思广益, 考虑开发中国的总线. 现在INTERBUS, PROFIBUS都成为了中国的标准. 但是中国的现场总线技术仍处于落后的地位. 一波未平, 又起一波, 当前工业以太网的技术迅猛发展, 又猛力地冲击了现场总线在自动控制领域里的地位. 我们刚刚学到的一些技术又过时了, 目前又掀起了工业以太网的热潮. 似乎掌握了工业以太网技术就能完成工业自动控制领域的革命. 我本人认为, 这种发展方向极不有利于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将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差处于被动局面. 要提高我们工业自动控制的应用水平, 应该开发我们自己的控制系统和控制器. 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不管是现场总线还是工业以太网, 它们仅仅是实现工业控制系统的通信任务,这种功能必需服从控制器的命令.如果我们大力开发自己的控制系统,一切的现场总线的协议必需满足我们控制系统的要求.不然的话, 不管你什么总线你就没有市场. 实际上, 在这一方面, 日本人比我们聪明, 他根本不管什么国际标准, 拼命开发CC-LINK现场总线,目前也在中国加紧推广. 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日本有自己的控制器,如三菱公司, ORMON公司. 如果你要用三菱和ORMON的控制器, 就必须采用CC-LINK现场总线. 这样, 日本人不仅仅将控制系统打入了中国, 同时将CC-LINK也打入了中国. 所以, 我个人认为, 在中国工业企业的改革中, 除了体制要进行改革外, 在技术的改革上一定要有超前的意识, 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原则, 突出工业化与自动化的根本关系,充分利用引起自动化控制系统三大变革的技术 即 基于PC的控制器, 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 .以自动化系统的变革为切入点, 推动工厂企业管理一体化的革新, 踩在洋人的肩上, 跨越国际高峰. 特别在现场总线的领域里,我们已不需再作学术上的讨论了,重要的想尽一切办法去消化这些技术,去掌握这些技术,进而自行开发. 现在IEC61158的8种现场总线成为国际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有几种已自行推出) 技术应该公开,人人可用. 这样一来 我们就可以将这些技术与我们的控制系统实际相结合.开发我们现场总线的产品.将被别人占领的市场重新夺回来.  总的想法是, 在当今科学技术如此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我们不能跟着别人后面转.我们应该抓住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利用我们计算机技术比较强的优点,开发基于PC的控制器,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工业的实时操作系统.进一步推出我们的现场总线的模块以及适用于工业环境工作的以太网网络.我本人坚信,在短段的几年内,我们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水平一定会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以上仅仅是我的一点胡言乱语.请多多指教.

洪风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6帖 | 38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13
  • 注册:2005年4月25日
发表于:2005-04-25 12:14:00
60楼
看过文章后我对现场总线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对我做毕业设计有了很大的帮助!!谢谢!!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