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市生命线全域感知网络
1.排水管网监测
实时监测排水设施关键节点实时监测,包括管网水位、流量、水质、气体、泵站运行状态等信息,形成设施完整、拓扑清晰、位置准确的排水设施“一张图”,确保城市排水运行通畅,避免内涝等问题的发生。
2.供水管网监测
实时监测供水管网压力及漏损情况,确保供水安全和稳定性,并能及时预警爆管风险,有效避免大规模停水事故的发生,为城市的供水安全提供保障。
3.燃气管网监测
对地下燃气管道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包括管网压力、流量、阀门井泄漏、相邻区域可燃气体浓度以及外部扰动引发的振动、井盖异动等指标。形成全方位动态安全监管网络,保障城市供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4.热力管网监测
实时监测蒸汽管道排潮孔温度、疏水箱压力、热力管网土壤温度、管网流量压力等重要参数,并监测井盖异常变动,从而建立起供热管网综合动态监控体系,保证城市供热的安全高效。
5.综合管廊监测
实时监控管廊内部结构状态(如沉降、倾斜、震动)、舱内环境参数(如气体浓度、温湿度)以及地表结构和集水坑情况,实现管线风险、廊内环境及附属设施的全面监测预警,助力提升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水平。
6.桥梁结构健康监测
利用智能结构诊断器、北斗卫星定位及4G/5G无线通信技术,对桥梁结构进行全面、实时的健康监测,包括位移、沉降、倾斜、加速度、振幅、频率、温湿度、动态平衡和人体舒适度等参数,以科学评估桥梁服役状态,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7.隧道结构监测
通过对隧道涵洞两端及上端地表、隧道内部各参数(如位移、沉降、微震、温湿度等)的持续监测,形成一套完整的隧道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以便及时识别潜在风险,保障隧道结构安全,提高运维效率。
8.建筑结构健康监测
监测建筑结构的位移、沉降、倾斜、加速度、振幅、频率、温湿度、动态平衡和人体舒适度等,实现对建筑健康状态的精确评估和提前预警,有效防止结构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
9.河湖流域监测系统
通过对河湖水文特征(如水位、流速、流量)及水质状况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及时诊断河湖生态环境健康状况,实现对水资源管理、防洪抗旱、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科学决策支持。
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系统通过科技赋能与风险监管监测,实现地下管网、桥梁、隧道、建筑等设施运行的全面感知、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预警上报与平台处置,以科技织密城市安全运行监测网,有效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