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泉河】2021年过去了, 盘点下2021年所做过的工作
首先, 这不是一个年终工作总结, 尤其不是那种被单位领导逼交的年度工作总结。所以没必要赶在元旦之前完成。
所以,就拖到元旦和春节之间新旧交替的时段来完成了。
话说,我得有十几年没写过年终总结了,即便在上班时也好多年没写。 这在好多人眼里看来好像有点凡尔赛。 然而如果把这篇作文通篇看下来,恐怕凡尔赛的成份更大些了。
首先,先给各位读者一个投票,各位各自盘点一下2021年全年做过的工程项目,工作内容包括方案设计,选型,出图,写程序,调试, 出差,这些工作中的全部或者局部。 只要参与一项并主要负责都可以算数。
20个以上
10-20个
5-10个
1-5个
0个,因为不从事技术工作了。
0个,仍然在从事技术工作。
各位都选择了哪一个选项呢?
至于我自己,我终于可以自豪的宣布,在2021年,虽然仍在从事技术工作,但1个工程项目都没有亲自做过。所做的技术工作, 除了开发了一些PLC品牌的标准化架构之外, 也就是辅导支持了一些公司以及学员个人的PLC编程技术。
所以选择是0。
而且收入颇丰。
当然啦,这也是我近几年逐渐转型所达到的预期结果。回过头去看前年,2020年, 做过的项目可能也就2-3个。 比较正式的花费时间精力比较多的也只是其中一个S7-1200的小非标设备。 然而却并不成功,并没有赚到什么钱,与初期设想比较远, 接的比较后悔。
与工程项目对应的则是出差时间和次数。
2021年全年里, 正式的出差不过3-5次,每次3-5天的样子。 大部分也不是亲自动手的,基本都是后背手在别人背后指指点点而已。或者用工控狗最标准的配置:笔记本电脑+万用表+螺丝刀 来算的话, 也同样是0次出差了。
经常有同行抱怨,工控行业苦, 需要常年没完没了的出差。 并老有人断言,工控狗,完全不出差是不可能的,如果不出差不加班, 还能叫工控狗吗? 我不知道我现在以身说法, 算不算实现了不出差。
反正对我自己来说, 又是快2个月没出门了。 当然是因为天气冷, 也不愿意出门受苦。 否则也有点憋得慌了, 也还真想出去逛一逛顺便散散心,玩一玩了。
所以称作实现了不出差也不为过吧!
我是从啥时候知道这个行业鱼龙混杂的?一是发表过一篇文章《工控行业是穷行业》,竟然引来一批人围着辱骂, 指责我羞辱了他们。 我就知道了,你即便有同理心都不行,即便同情大部分的同行的加班与出差之苦也不行,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情商理解和接受。
另外我转发一些介绍PLC编程烟台方法的文章到一些群以及网站, 有人问及可以实现什么目标的时候, 我告诉他们,可以改变工控狗的苦逼生活,减少加班和出差,人生可以更舒适更优雅。反而有人对我破口大骂, 指责我骂他们是狗。
我都摊手表示不可理解了,工控狗,程序猿,这些名词称谓如果不是行业人员苦中作乐,自己自嘲给自己封的, 难道会是别人给起的吗?行业之外的其他人, 哪怕是你的顶头上司,老板, 会更理解并同情你的生活之痛吗?
有人并没有能力或者耐心把我的文章全文读完,匆匆看个开头,就以为我是在卖普通的培训,是在忽悠他, 是在割韭菜收智商税。实则是被自己的认知所局限了。
从我自己来看,当我看到一些宣传培训的课程,一些号称学会之后就可以拿到阿里,字节跳动等大厂的高新, 动辄月薪十几万, 年薪几百万的, 所请的培训大师要么曾经阿里的P8,要么清华的博士等等的, 我也不禁疑惑,培训行业就这么吸引人吗?收入比大厂都高,这些清华博士放着大厂千万的收入不要,来做培训老师?
而我自己在工控行业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准确来讲, 并不是做培训,我只是传授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设计方法。 而且,我也越来越少的亲自讲课做培训了,一则我懒到连做培训的苦都不想吃了,二则也认为没有必要,我收的学员都是有丰富技术功底的工程师,同时职业生涯也有足够的痛点,所有他们既有足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 也有充分的主动学习的动力,我只需要把技术资料打包交付给他们,就足够他们埋头学上几年了。
为啥?因为这是一项世间前所未有的全新的PLC编程技术,与原本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完全提升了一个层级的技术, 工程师同行们前面哪怕十几年的积累和阅历,只能作为基础的基石,新架构需要完全从头来过!
所以,IT培训机构的培训师无法回答我的问题,而我这里则更有说服力。 我以我的亲身经验可以给学习者打了个样儿,即便做不到和我一样,至少可以使自己的工作生活更优雅些,少加班,少出差,这些是首先可以实现的。
而至于进一步收入的提高,就看每个学员个人的能力了,那需要个人有能力及机会找到更好的工作。我可不给打这个包票。
当然啦, 学员们技能提高以后,至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接私单了,而且效率同样提升后,也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毕竟,在我们这个行业,接私活是一种普遍的常态。
最后,提醒大家,旧的一年过去了, 是时候把旧的一年的工作资料打包整理,归档存盘了。
我自己,在2022年到来的第一天,就在工作文件夹中建立了2022的文件夹,以后收到的所有资料, 产生的所有设计内容,都放到新文件夹中了。 2021的旧文件, 只要有更改,新版本都存放到2022中,现在过了十几天,逐渐习惯了,就可以开始把文件归档到云盘和移动硬盘了。
看一下2021文件夹的内容:
423个文件, 1.38G。
其中大部分的文件是收到的各种资料以及设计文档,总之, 我也终于成功地把需要归档的工作文件控制在500个以内了。
因为,百度云盘对文件夹的备份只支持500个文件以内。 文件太多,导致需要多次多个文件夹逐个备份,比较麻烦。 比如如果万一一不小心某个内部子文件夹的文件数量都过1000, 那要备份的时候可有的忙活了。
同时,我逐渐也要开始不重视文档的备份工作了。在过去,做过的工程项目,最终资料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客户应用中出了什么问题,需要自己找到资料去查阅, 去维护。而现在开始,由于自己掌握的只是核心技术,而项目相关的最新资料都在同事或客户手中,对我来说实时备份最新资料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反而是,现在同事有跟我提出什么新的技术改进要求的时候, 我都是要求他先把一个最新的资料发给我,我来改进,实现。 我手里的所谓归档资料,也大都属于这样的性质,并不怕丢,也不需要时刻带在身上。
带在身上的只需要技术技能本身,就够了。
这才是出差可以不带电脑的本钱。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