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钢厂工作的新人往往会听不懂一些钢厂“老师傅”的内行话,有些是厂里的俗语,比如钢水成分几个碳、几个磷啊,还有什么铁口来风、放炮、拉钢等;有些则是厂里老师傅的一些发音,直让人云里雾里!
这些内行话经过几辈人的约定俗成或者“错读”而延续至今,但由于它们方便行业内的认识,相互交流,并没有被标准的学术用语或者普通话取代,掌握了这些,你也是钢厂老司机,聊天不尴尬!
1、淬(cui)火一定要说成蘸(zhan)火
给淬火补充下,淬cui火读成zhan火实际上是为了跟另一道相反的工序退火相区别。在车间里声音嘈杂很难分清声母,所以直接把韵母改了,至于为什么叫这个读音,其实跟淬火的实际操作有关,实际上是拿热工件蘸一下介质,所以才被叫做“蘸火”。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避讳“脆”而改的。如果在商务谈判中你念成淬(cui)火,对方立马能断定你是个新手,等着被宰吧。
2、焙(bei)烧都读成陪(pei)烧
“焙烧”指的是把铁矿石加热到比其熔化温度低200~300℃的一种加热过程。通过这样的加热,铁矿石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改善它的冶金性能。这个字普通话当然是念bei,烘焙(bei)嘛,但厂里的老师傅都习惯念pei烧,跟着念吧。
3、二噁【wù】英而不是“二恶英”
有毒物“Dioxin”的中文名应是“二噁【wù】英”,而不是“二恶英”。目前国内新闻报道中都将该物质称为“二恶英”,这是不妥的。噁与恶虽然字形相近,读音相同,但含义不同。该物质的英文名为“Dioxin”,其中“Di”是“二”的意思,“ox”是“含氧杂环型化合物”的意思,“in”则表示这是“不含氮原子的六员环”。二噁英比较确切地表达了“Dioxin”的含义。
4、给(ji)排水读作给(gei)排水
反正厂里年纪大一点的都习惯念gei,也有不少念ji的,刚入厂的你随意吧,师傅怎么念你就怎么念,没错。各专业可能实际工作中读成“jishui”容易和“汲水”混淆,所以为了避免误解,内行人约定俗成的都读成“geishui”。虽然,一般管线综合平面图的给水线型都是————————JS————————。
5、浸(jin)出要念成浸(qin)出
比如:以钢铁厂高炉渣为原料,采用酸浸法和助浸法研究铁、铝浸(qin)出率。其实,浸出是湿法冶炼里面常用的工艺,无论是铁还是铜、锌、金都有用到的提取工艺,一般从业老人都不读jin。
6、0.12%的碳得说成12个碳
在钢厂,说钢中元素成分含量是不说百分之多少的,对于C、Si、Mn,0.2%的含量,都称20个碳、硅、锰;对于P、S,0.015%的含量,都称15个磷、硫,0.005%的含量,则为5个磷、硫;对于Al、O、H、N等元素,0.0005%的含量,都称5个铝、氧、氢、氮。
7、铬(ge)一定要读成洛(luo)
“铬”读作洛基本上遍布所有领域,无论你是工厂师傅,还是大学老师,抑或是钢贸商。凡是学习材料学、金属学、冶金专业的大学生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开始觉得老师是不是把“铬”读错了,后来听多了便不了了之了,自己往往是铬(ge)和洛(luo)交互使用。
8、铸坯(pi)常读成铸胚(pei)
铸胚是炼钢炉炼成的钢水经过连铸机铸造后得到的产品,不是成品,还需经过轧制才能成为钢材。当然大陆读铸坯和铸胚的都有,台湾则读铸胚(pei)。
9、轧(zha)钢不要读成压(ya)钢
没接触过钢铁行业的可能常见“轧”字多出现在“轧(ya)马路”“轧(ya)制”“倾轧(ya)”这些词中,可是一旦到了冶金行业,这个字就得念zha了,比如常见的轧辊、轧钢、轧钢机等。又比如轧(zha)辊(gu)要读作轧(zha)辊(gun)。
10、硅(gui)钢读成矽(xi)钢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1932年在南京刚成立的中国化学会面临一项重大任务是把那些元素的名词按汉字的规律译成中文,硅这种元素的拉丁名是Silicium,元素符号是Si,当时把它设计为硅字,要求的读音是xi,为的是与Si的音尽量接近,但是很多人还是读成gui啊,干脆硅还是念gui,重新造了一个字“矽(xi)”来定义Si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