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清楚“水霾”是啥,再争论
此前有媒体将“亚硝胺”比作“水中PM2.5”、“水霾”,真的这么可怕吗。“亚硝基类化合物,是含有亚硝基功能团的一类物质,是自来水处理中常见的氯消毒副产物。”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研究员赵飞虹解释,若水源中含有二甲胺,消毒过程中一旦与氯胺——这种消毒剂反应,就会形成二甲基亚硝胺。
据了解,目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亚硝胺”列为B类,对动物而言具有强致癌性,而对人类为可疑性致癌物。“不可否认,亚硝胺是一种危险的化学物质,但不能完全抛开剂量,来讨论亚硝胺的毒性。”国内一位权威饮用水专家指出,实际上,饮用水中涉及的亚硝胺含量很少。
各方回应
官 方
北京环保宣传中心官方微博@京环之声在17日发帖回应称,亚硝胺类化合物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判定为2A类致癌物,即动物致癌证据明确,但人类致癌证据不充分。目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包括亚硝胺在内的自来水消毒副产物并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影响,但是如果不消毒,带来的危害可能更大。
专家学者
对此,有相关医学专家认为,不应该抛开剂量谈毒性。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单位通常是mg/kg,而此次检测饮用水中亚硝胺含量的单位是ng/L,而一mg等于一百万倍的ng,浓度十分低。按照媒体报道的数据推算,即使一辈子喝长三角的水,因亚硝胺而患消化道癌症的概率也只有十万分之几。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中国供水服务促进联盟专家)也同样表示,中国的水质标准是需要不断修改,如果这一类消毒副产物,已升级到比较重要的地位,那就要立标准,但如果目前尚无纳入,说明现在可能威胁还不大,或证据不充分。
供水公司
媒体记者采访了杭州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对网上流传的“自来水检测出致癌物”的消息高度重视,“这个调查是针对全国的自来水的情况,杭州水务集团已经在联系相关专家对这个领域的水质指标进行数据共享和监测。”
自2012年7月起,我国实施了新饮用水标准,需要检测的水质指标从35项增至106项,堪称世界最严。而尽量避免有指标遗漏,也应成为水质标准继续升级的方向。杭州市水务集团也表示,杭州市自来水供应严格按照这套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检测水质的指标进行检测、监测、供应,确保市民的正常和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