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虬江路,上海人的第一反应必是:“二手电子市场嘛!”,的确,作为曾经的电子数码淘货圣地,虬江路给众多上海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犹如著名的“文庙书市”一样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另类”地标。
虬江路的旧货市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便已经初具规模,买卖修理样样齐全,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性旧货市场,之后又因为历史原因经历了多次起起落落。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虬江路又迎来新一波的繁荣,这里所售卖的商品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五金工具、二手自行车,更多的是音响、电脑、监控设备甚至还有卫浴、钟表和乐器等等……
近些年,伴随着互联网购物的兴盛和紧锣密鼓地“扫黄打非”整治行动,人们对去虬江路淘一些稀罕旧货或者廉价“山寨品”的热情大大消减,虬江路也逐渐失去活力,即便是节假日虬江路各大电子市场的人气也不见起色,店主们也懒于主动揽客,渐渐的,这里的部分电子市场也不堪各方压力低调关门歇业。
38岁的施先生,从小由启东至上海经商,已经在虬江路做了8年的硬盘数据恢复生意。在这三个平方米的小店里,施先生从一个硬盘维修工起家逐步成长为一个拥有专业数据恢复技术的人才,“爬在金字塔顶端”,施先生这样形容自己。“全上海做我这种生意的人只有十几个,即使虬江路人气逐步减退,可我现在每月生意好得都来不及做!”施先生面带微笑地说道,“我赚的不少,相比去大公司上班也自由很多,现在我老婆在家做全职家庭主妇。”
梳着大包头顾老板可谓是上海最早做家电代理的一代人,他从当年的农工商家电中心起家,逐步走出体制自己当起了老板,并在虬江路的一家电子商场里租下了差不多半个楼层的店铺来展示他的产品——家庭影院和Hi-Fi音响。如果说施先生在虬江路获得了第一桶金,那么顾老板则是在虬江路成就了梦想。而顾老板自己在经历了虬江路的起起伏伏之后,也并没有畏惧,仍然坐拥建筑高层中的“黄金宝地”,仿佛远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相比施先生和顾老板,在虬江路做了10年五金工具生意的老盛对整个市场表达了更多的担忧。老盛的店铺并不算小,在楼梯口占据两个门面,市口非常不错,这是他花了100多万买断的产权。“我们卖的全是真品,不卖假货的,我们只做老客户”,老盛夸赞自己商品,也坦诚自己竞争不过那些相对质量较差的廉价替代品。商场的保安和物业是老盛最为担忧的部分,“这里市场没有特色,区域也没有划分,更加没有管理可言!”老盛对虬江路的电子市场的感情似乎有点纠结和无奈,或许正好验证了那句话:因为爱之深所以痛之切。
是不是现在电子行业慢慢退出现实市场 !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