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技术的转变和延伸 点击:643 | 回复:8



张广悦

    
  • 精华:55帖
  • 求助:0帖
  • 帖子:440帖 | 10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409
  • 注册:2004年2月20日
发表于:2007-07-26 11:12:00
楼主
 以太网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以太网成功的关键在于过去20年里,以太网标准一直随着网络需求而不断改进。IP流量和复杂应用的激增导致企业内外带宽需求飞速增长,而标准的演进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一条清晰直接的移植途径。

    作为IP网络的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以太网的流行主要基于下列关键要求:

    可扩充性能;
 
    灵活的部署距离:支持从短程局域网应用(大约100米)到城域网(40千米以上)的各种网络应用; 

    低成本; 

    灵活性和互操作性; 

    易于使用和管理。

    综上所述,这些因素使以太网成为四种关键网络转变的实现技术。

    转变1:企业中的千兆位以太网

    复杂的应用程序以及更强大的PC持续推动网络流量达到新高,因此关键连接带宽不足。随着应用程序需要更大带宽,台式机的10Mbps连接升级到了100Mbps。当10/100Mbps自适应以太网连接的成本接近常规以太网时,更加剧了这种趋势。这促使客户在购买新电脑时就扩充网络容量,以最大限度降低今后更新这些台式机的成本。

    类似的原因也正推动千兆位以太网的采用。为了提高性能,服务器已配备千兆位以太网。在桌面领域,不断下降的价格正在加快千兆位以太网的采用,并延续着目前的趋势:10/100/1000Mbps以太网开始取代10/100Mbps以太网。如果千兆位以太网成本低廉,并且IT经理被强烈要求升级客户机以满足未来需求,千兆位将很快成为桌面的目标。特别是在工作环境趋向于互相协作,通常需要共享大量文件以及有集中应用和多任务的地方更是如此。预计到2002年中期,全世界50%以上的网卡销售额将来自于千兆位以太网产品(Cahners In-Stat,2001年)。

    转变2:无线网络

    无线以太网连接是以太网的逻辑扩展,有助于促进目前向"虚拟"企业的大范围过渡。以前,无线局域网市场只受到IT产业本身的关注。早期的采用无线网络的企业仅局限于需要持续移动的行业。

    在过去几年里,无线网络的效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无线设备的价格也变得更适中和便于使用。这些因素使无线局域网在更大范围内被公认为移动用户的理想解决方案,以及广大企业用户的“即时基础设施”。许多分析家认为随着无线局域网市场的快速发展,它将进入“全盛时期”。

    促使无线网络从垂直市场到主流应用发生的几个变化:

    (1) 标准和改善的性能-- IEEE 802.11标准自1999年发布以来已成为无线局域网的主要标准。802.11b高速标准目前已被绝大多数无线设备厂商采用,数据速率高达11Mbps。它的出现为早期部署无线局域网的企业以及家庭网络使用提供了一种选择。无线技术还在继续发展,IEEE 802.11a标准随之出现,它将为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提供更快的数据速率、更远的覆盖距离以及更高的安全性。

    (2) 移动设备扩展-- 多种新型无线设备要求能够接入企业网和广域网,这扩大了无线以太网解决方案的应用范围。其中包括配置无线网卡的便携式电脑和台式机、带有内建无线设备的PDA和掌上电脑、互联网接入应用和VOIP电话。

    转变3:网络存储

    快速增长的电子邮件和电子商务导致IP网络数据传输量的剧增。数据流量的增加促使数据存储脱离传统直接连接存储(DAS)模式,演变为网络的一种基础设施。由此业界目睹了存储域网络(SAN)和网络连接存储(NAS)两种替代方案的兴起和流行。

    根据IDC预计,存储域网络和网络连接存储在今后几年有望出现快速增长并占领全球存储系统市场26%的份额。

    基于以太网、称为iSCSI(互联网SCSI或SCSI over IP)的一种新兴技术将为网站、服务提供商、企业和其它组织提供一款高速、低成本、远程存储解决方案。iSCSI标准使得构建基于IP的SAN成为可能。传统的SCSI命令和数据传输在TCP/IP层之上的一层执行, iSCSI数据块流量可以通过以太网协议传输。

    千兆位iSCSI结合了SCSI、以太网和TCP/IP等所有广泛部署的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互操作性问题。

    转变4:城域网中的以太网

    千兆位以太网向桌面的移植助长了服务器和企业干线对10千兆位以太网的需求。10千兆位以太网的出现能够满足高速网络的多种关键需求,包括比当前替代技术更低的拥有成本、灵活性、以及与现有以太网网络的互操作性。综合所有这些因素,使得10千兆位以太网成为城域网(MAN)的最佳选择。在城域网中实施以太网将把以太网的速度和成本优势与光网络的传输距离和可靠性完美结合起来。

    现在正是将以太网标准应用于城域网的大好时机。凭借成本优势、互操作性和向更高性能水平轻松移植的能力,10千兆位以太网将自然而然地融入城域网。

    结论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网络技术之一,以太网将继续向前发展,利用其出色的性价比、灵活性和互操作性提供新的业经验证的优势。与大多数技术解决方案一样,成本将始终是决定以太网技术过渡速度的重要因素。诸如英特尔等以太网组件领先供应商将继续在推动以太网技术重大转变和发展趋势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涌现的新产品和构建模块将提供卓越的性价比特性和优势,而客户最终将从中受益。



Bob Jones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3帖 | 10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7
  • 注册:2007年7月13日
发表于:2007-07-26 11:24:00
1楼
看得出来版主是IT人士. 在下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聂俊松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0
  • 注册:2007年7月03日
发表于:2007-07-26 12:54:00
2楼
对这方面的知识太少了,应该加强学习了

Bob Jones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3帖 | 10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7
  • 注册:2007年7月13日
发表于:2007-07-26 13:15:00
3楼
是的. 在下甚至认为, 如果不懂得工业以太网, 我们这些自控人士将无法生存.

tecra123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2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0
  • 注册:2007年7月29日
发表于:2007-07-29 09:48:00
4楼
也许懂多种领域的复合性人才是最有竞争理的。与时俱进,否则就不知道谁动了咱的奶酪了。

Bob Jones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3帖 | 10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7
  • 注册:2007年7月13日
发表于:2007-07-29 23:51:00
5楼
搞自动化的人不懂工业以太网就好比: 现在在中国电信中只懂线路而不懂IP的人已经找不到工作、在企业只懂TDM(时分复用)语音而不懂IP语音的人即将找不到工作一样!

tecra123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2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0
  • 注册:2007年7月29日
发表于:2007-07-30 10:19:00
6楼
楼上说的对。刚上班的时候,是看到老师傅会的东西东西逐渐逐渐不吃香了。现在是自己会的东西,也逐渐要改朝换代了。的确是要跟着新项目多搞搞了。

Bob Jones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3帖 | 10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7
  • 注册:2007年7月13日
发表于:2007-07-30 14:18:00
7楼
工控人, 多努力.

林永

  • 精华:1帖
  • 求助:1帖
  • 帖子:25帖 | 1443回
  • 年度积分:105
  • 历史总积分:15377
  • 注册:2007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8-06-01 16:34:48
8楼
以太网工业化,工业通信简单化,这是东土电信的公司宗旨,东土制造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已是国内第一品牌。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