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2-08-05 15:15:00
33楼
西门子的东西确实有它的先天不足之处:
一切东西都以“字节”编址,与常见的“字”编址有一定的出入;内存中的数据类型或指令繁复芜杂,将额外花销很多开发时间;没有单独的数据表,必须由用户自己开发/编程“数据块”,每个数据块不能超过4KW。用户必须为逻辑子程序分配众多的“数据块”……这需要花更多的编程时间,增加复杂性,提高编程出错的可能性;强制用户把逻辑设计成不能超过4K逻辑字的“程序块”(子程序)……这会增加程序开发时间; “Step 7”不遵循Windows标准,“拖&放”功能不强,菜单不协调,不直观;“鼠标右键”功能不强,光标不符合Windows标准等等;Siemens的软件几乎没有反馈信息……如果用户的命令已经执行或者软件已经“挂起”,用户没有任何方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这要花费开发时间……;Siemens“Step 7”的上下文帮助要进行多次击键,就象用户要查找实际的帮助资料一样。这样,在大多数情况下,Siemens的帮助内容是无效的。;错误信息的含义非常模糊(只是德语的字面上的翻译),某些帮助还只是德语;Simens的Step 7没有预定义的数据表 监视屏幕,用户需要一行一行地建立自己的显示屏(变量访问表),连I/O地址或变量的“拖&放”功能都没有;你一次只能监视一个“变量访问表”;修改变量值时,必须使数据表监视屏处于“离线”状态;Siemens的符号“区分大小写”……好像跟 “印刷工”一样;每一个阶梯都必须有一个输出“线圈”,这样就必须放置一个“虚拟线圈”。同样,每一个阶梯都需要一个输入条件,而不允许有无条件输出……这样就需要更多的指令和内存。;Siemens许多“块指令”必须和左边的母线相连,限制了逻辑的放置位置……;Siemens……不能同时启动多个Sessions,也就是说同时只能监视一个控制器;Siemens必须扫描和处理所有的阶梯/元素;Siemens的大多数复杂指令(Move,算术指令等)是以“语句表”开发的“功能块”形式提供的,而不是以固件形式提供,……;在线屏幕刷新要占用CPU资源时间的10%;对继电器指令,Siemens占用的内存比三菱要多30%;对复杂指令,Siemens占用的内存比三菱多4倍;计时器的最大设置值是999,最大时基是10秒,这样一个计时器计时时间小于3个小时,……若要更长的时间,用户必须层叠计时器或计数器……这样要编写更多程序和花费更多内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