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煤矿井下地质勘探钻孔中测斜装备的可靠运行,设计基于 LabVIEW的钻孔测斜设备承压性能试验台。该试验台以气动增压泵为压力执行元件,结合虚拟仪器与 PLC 控制技术,可精准模拟井下压力环境,完成水压、疲劳等试验,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分析与报告生成,满足煤矿测斜装备出厂检测与性能验证需求。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煤矿井下钻孔测斜装备的出厂性能检测与日常维护验证,涵盖无线随钻测量装置、有线随钻测量装置、全方位钻孔轨迹仪等产品。在装备投入井下勘探前,通过模拟不同深度钻孔的压力环境,测试其在设定压力、升压速率下的承压稳定性,以及长期循环压力作用下的疲劳耐受度,确保装备在断层、陷落柱、采空区等复杂地质区域勘探时,能持续稳定输出钻孔轨迹数据,避免因装备承压失效导致勘探数据偏差,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四、软件架构
软件以 LabVIEW 为开发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参数设置、实时控制、数据处理、报表生成四大模块,各模块协同实现试验全流程自动化:
参数设置模块:提供可视化界面,支持用户输入水压试验的压力值(0-100MPa 可调)、升压速率(0.1-5MPa/min 可设)、保压时间(0-3600s 可选),以及疲劳试验的循环次数(1-1000 次可定)。输入参数后,系统自动校验合理性(如压力值不超过硬件最大承受范围),校验通过后将参数同步至 PLC 控制单元。
实时控制模块:通过 LabVIEW 与 PLC 的通信协议(如 Modbus),实时发送控制指令至电气比例阀。同时,接收压力传感器经数据采集卡传输的实时压力数据,构建闭环控制逻辑 —— 当实际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增大比例阀开度提升加压速率;当实际压力接近设定值时,减小开度稳定升压,确保压力精准达到设定值后,维持保压状态,避免压力波动超 ±0.2MPa。
数据处理模块:实时采集压力数据与时间数据,在界面生成动态 p-t 曲线,直观展示试验过程压力变化趋势。同时,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采用滑动平均算法),剔除干扰信号,保证数据准确性。将处理后的数据按时间戳存储至数据库(如 SQL Server),支持试验过程中实时调取历史数据,对比当前数据与历史最优数据的偏差。
报表生成模块:试验结束后,自动从数据库提取试验参数、p-t 曲线数据、试验结果(如是否出现压力泄漏),按预设模板生成图文并茂的试验记录单(含试验日期、样品编号、参数设置)与检验报告单(含合格判定结果)。支持 PDF 格式导出与打印,报表中嵌入 p-t 曲线图片,便于直观追溯试验过程。
系统特点
高精度控制: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0.1% FS)与闭环控制逻辑,压力控制误差≤±0.2MPa,升压速率控制误差≤±0.1MPa/min,满足测斜装备对试验精度的严苛要求。
高自动化程度:从参数设置、试验运行到数据存储、报表生成,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同时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单台设备可实现无人值守试验(试验过程中异常情况自动报警)。
高安全性:软件内置多重安全保护逻辑 —— 当压力超过硬件最大承受值 10% 时,自动关闭气动增压泵并打开泄压阀;当传感器通信中断或 PLC 故障时,触发声光报警并记录故障代码,便于快速排查问题,避免设备损坏与安全事故。
强兼容性:支持多种型号测斜装备的试验需求,通过更换适配的测试夹具(根据样品接口尺寸定制),可快速切换测试对象,无需重新开发软件,提升设备利用率。
问题与解决
问题 1:试验过程压力波动超差
现象:在保压阶段,压力值频繁波动,最大波动幅度达 ±0.5MPa,超出允许范围。
原因:电气比例阀响应延迟,当压力接近设定值时,比例阀开度调节不及时,导致压力过冲后又快速下降;同时,测试腔室存在微小泄漏,加剧压力波动。
解决:①优化闭环控制算法,采用 PID 参数自整定策略,根据压力偏差大小动态调整比例阀控制信号,缩短响应时间,将压力过冲量控制在 ±0.1MPa 内;②对测试腔室接口处采用双密封圈密封结构,选用耐高压氟橡胶密封圈,减少泄漏量,经测试后保压阶段压力波动幅度降至 ±0.2MPa 以内。
问题 2:LabVIEW 与 PLC 通信中断
现象:试验过程中偶尔出现 LabVIEW 软件与 PLC 通信中断,导致控制指令无法传输,试验暂停。
原因:现场工业环境存在电磁干扰,影响通信线路(如屏蔽双绞线)的信号传输;同时,通信协议未设置重连机制,一旦信号丢失,无法自动恢复通信。
解决:①将通信线路更换为带双层屏蔽的双绞线,屏蔽层两端接地,减少电磁干扰;②在 LabVIEW 软件通信模块中添加自动重连逻辑,当检测到通信中断时,自动尝试重新建立连接(每 100ms 尝试一次),并记录中断时间与原因,重连成功后继续执行未完成的试验流程,避免试验中断导致的数据丢失。
问题 3:疲劳试验循环次数计数偏差
现象:疲劳试验设定循环次数为 100 次,实际完成后系统计数为 98 次,存在计数偏差。
原因:疲劳试验中,压力从峰值降至谷值的判定阈值设置过高,部分循环中压力未降至阈值以下,系统未识别为一次完整循环,导致计数漏记。
解决:在参数设置模块中增加谷值判定阈值可调功能,用户可根据样品特性设置合理阈值(如峰值的 10%-30%);同时,优化循环计数逻辑,当压力从峰值降至阈值以下,再升至峰值并稳定后,才判定为一次完整循环,经测试后计数偏差为 0,确保循环次数精准。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