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阶次分析与包络检测 核心逻辑,集成 数据加载、通道筛选、转速计算、故障特征提取(包络)、频域分析(功率谱) 等 VI,构建旋转机械(轴承、齿轮箱等)故障诊断流程,解决 变转速工况下微弱冲击特征提取难题,覆盖实验室离线分析与产线在线监测场景。
1. 数据加载 VI
功能:导入 .dat 格式的振动 / 转速数据。
使用场合:离线分析测试数据(如轴承故障模拟实验、设备历史运行数据回溯)。
特点:支持文件路径交互,兼容多通道批量数据。
注意事项:需验证文件格式(数据列数、采样率标识是否与程序匹配)。
对比同类功能:相比手动输入数组,更高效处理实际工程测试文件,避免数据格式冲突。
2. 通道选择 VI
功能:筛选振动(vibra)或转速通道信号。
使用场合:多通道同步采集场景(如振动传感器 + 转速传感器同步测试)。
特点:下拉菜单交互,适配不同测试配置(如换传感器、改测试对象)。
注意事项:通道命名需与数据文件严格一致(防止错选信号,导致分析偏差)。
对比同类功能:相比硬编码通道,灵活适配不同测试台架,减少代码修改成本。
3. 转速计算 VI
功能:提取平均转速(RPM),作为阶次分析的基准。
使用场合:旋转机械稳态 / 准稳态运行监测(如电机、泵、风机常规工况)。
特点:均值滤波算法,抑制转速波动噪声(如负载变化导致的瞬时转速抖动)。
注意事项:转速信号需无丢脉冲(丢脉冲会导致阶次分析频率基准错误)。
对比同类功能:相比瞬时转速计算,更稳定反映宏观转速趋势,简化阶次分析的基准处理。
4. 包络检测 VI
功能:解调高频振动信号,提取故障冲击包络(如轴承剥落、齿轮裂纹的冲击特征)。
使用场合:轴承 / 齿轮早期故障诊断(冲击特征被高频载波掩盖时,如润滑不良的轴承异响)。
特点:通过带通滤波 + 解调,放大低频故障成分(将高频载波中的冲击信息转换为低频包络)。
注意事项:带通参数(中心频率、带宽)需匹配故障频率范围(如轴承外圈故障频率需提前计算,公式:f = n×(滚珠数/2)×(转速/60)×(1 - 滚珠直径/节圆直径))。
对比同类功能:相比直接频谱分析,更易捕捉微弱冲击(突破背景噪声掩蔽,适合故障萌芽阶段)。
5. 功率谱 VI
功能: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功率谱,展示能量分布(定位主导频率、谐波、边带等)。
使用场合:宽频振动分析(如定位电机电磁噪声频率、轴承固有频率)。
特点:支持窗函数(如 Hanning)抑制频谱泄漏(解决非整周期采样的频率混叠问题)。
注意事项:窗函数长度影响频率分辨率(长窗提高频率精度,但牺牲时间分辨率;需根据分析目标权衡)。
对比同类功能:相比时域波形,频域更直观发现谐波簇、边带调制等故障特征(如齿轮故障的边带频率)。
背景延伸
阶次分析:适配 变转速工况(如汽车引擎、直升机传动链),通过转速同步重采样,将 “频率” 转化为 “阶次”(转速的倍数,如 2 阶对应转速 2 倍频),解决变转速下频率漂移问题。
包络检测:聚焦 高频载波解调,针对轴承 / 齿轮的冲击型故障(剥落、裂纹),将隐藏在高频振动中的低频冲击 “解包”,是早期故障诊断的核心手段。
技术优势:相比传统 “固定频率分析”,两者结合更适配复杂工况(变转速、强噪声),精准提取故障特征,支撑预测性维护决策。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