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加载 / 卸载演示库,初始化 / 释放 Web 服务依赖资源。
使用场合:程序启动(部署)、退出(取消部署)阶段。
特点:规范管理库生命周期,避免资源冲突。
注意:需成对调用,异常时强制取消部署。
对比:优于手动加载,通过 LabVIEW 库管理机制实现资源自动化。
功能:定时刷新 + 参数(Refresh、Tag URL 等)变化时,发起 HTTP 请求,解析 XML 数据并格式化显示报警信息。
使用场合:实时更新报警状态、参数变更触发重新查询。
特点:多触发源统一处理,减少冗余逻辑。
注意:超时时间需匹配服务端性能,XML 解析增加容错处理。
对比:替代独立超时循环,更高效响应 UI 交互与定时任务。
功能:清空报警显示控件,响应程序停止操作。
使用场合:用户点击 “STOP” 按钮时。
特点:简单 UI 交互,确保显示数据清理。
注意:校验控件引用有效性,避免内存泄漏。
对比:优于直接终止,实现 “优雅退出”。
功能:调用子 VI(Alarm Summary Viewer.vi),基于 Tag URL 查询并显示报警状态。
使用场合:用户主动触发 “Alarm Status” 查询。
特点:模块化设计,分离显示逻辑与业务逻辑。
注意:Tag URL 需合法(符合服务端格式),否则触发解析错误。
对比:内联处理显示,更易维护与扩展。
功能:检查 “Alarm info (inside)” 列表选中项,框架内预留确认逻辑(需补充具体操作)。
使用场合:用户点击 “Acknowledge Alarm” 时。
特点:包含选中判断,避免无效操作。
注意:需完善确认逻辑(如 HTTP 请求),处理未选中场景。
对比:直接执行操作,增强程序健壮性。
功能:构造 Tag URL,发起 HTTP 请求批量清除指定变量的报警事件。
使用场合:用户触发 “Clear All Events” 时。
特点:批量操作,提升效率。
注意:URL 构造需严格遵循服务端 API 规范,校验响应状态。
对比:单事件清除,更适合批量处理场景。
功能基于 LabVIEWDSC 模块 实现,面向工业自动化场景的远程报警管理(获取、显示、确认、清除)。通过 事件驱动架构 统一处理 UI 交互与定时任务,结合 HTTP 协议 与服务端通信,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展。适合需实时监控、远程操作的分布式系统,相比传统轮询方案,事件驱动更高效;相比命令行工具,UI 交互更直观。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