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设备验收这么困难,究竟是技术原因还是商务问题? 点击:9 | 回复:0



toxyz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0回
  • 年度积分:53
  • 历史总积分:53
  • 注册:2025年7月08日
发表于:2025-07-17 09:08:26
楼主



文章表头.png

一台视觉设备从评估、设计到落地,会耗费一个团队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心血,特别是非标视觉设备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影响验收。

根据我们十余年、上百台设备交付的经验,总结了这么几条原因。

第一种,是终端客户为了确保设备有足够的检测能力,会提出一个比产品公差更高的检测精度,我们根据这个精度设计的方案很难直接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但能满足产品实际需要的检测精度,这种情况在经历一段双方的商务谈判后也是可以完成验收的。

第二种是公司老板为了能够拿到订单,会让技术人员设计一个难以达到的视觉方案,将项目风险转嫁给技术人员,这种情况下就已经注定了难以直接完成设备的验收。

第三种情况是甲方提供的检测样品和最终现场检测的产品不一致,产品经过视觉打光后呈现出的状态和人眼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客户也许会觉得两者差不多,但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可能会直接推翻原有的检测方案,这种就不是调整程序参数就可以解决的了。

第四种情况是产品的一致性很差,导致后续检测非常不稳定,这种是前期方案设计时考虑的不够周到,如果这时客户死磕技术问题的话,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但最后,设备只要差不多能用,一般也都会完成验收。

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种是,设备本身已经根据实际情况达到最优状态,更换厂商也未必能实现比之更好的功能了。并且已经支付的设备费用也难以收回,对于终端客户来说也是一笔损失。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如果真的无法完成验收,终端客户中谁提出的视觉需求、谁签的合同、谁采购的设备、谁负责的项目,谁就有可能承担责任。

所以在他们自己的权限之内也会尽可能的让设备完成落地。

这些是我们十几年来设备交付所遇到的情况和总结下来的经验,不知道这些问题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各位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