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储存罐低温保存技术要点与规范准则 点击:3 | 回复:0



tcydg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2回
  • 年度积分:52
  • 历史总积分:52
  • 注册:2025年4月22日
发表于:2025-05-24 11:52:09
楼主

在生物医学和科研领域,液氮储存罐是不可或缺的设备。它为细胞、组织、胚胎等生物样本提供了深低温度的保存环境,确保样本在长期储存中保持活性和稳定性。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氮储存罐的工作原理、使用规范以及维护要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重要设备。

一、液氮储存罐的工作原理

液氮储存罐的核心是液氮,其沸点为-196℃。之所以可以保存住液氮,是因为它采用双层结构,内胆和外胆之间是真空夹层,填充有绝热材料,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热量传递,保持罐内低温状态。此外,还配备了液位传感器和温度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罐内液位和温度,确保样本的安全。

二、液氮储存罐的使用规范

1. 液氮的添加

添加前检查:在添加液氮之前,务必检查罐体的密封性,确保没有泄漏。同时,检查液位传感器和温度监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添加方法:液氮的添加应缓慢进行,避免液氮快速注入导致罐内压力急剧上升。建议使用专用的液氮转移设备,将液氮平稳地注入罐内。

添加量:液氮的添加量应根据罐体的容量和样本的存储需求来确定。一般建议液位保持在30%-70%之间,避免液位过低或过高。

2. 样本的存取

存样前准备:在将样本放入液氮储存罐之前,应确保样本已经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如冷冻保护剂的添加和缓慢降温处理。

存样方法:将样本放入专用的冷冻管或支架中,然后缓慢放入液氮储存罐。避免快速放入,以免样本受到热冲击。

取样方法:取样时应佩戴防冻手套,使用专用工具将样本从液氮中取出。取出后应尽快将样本转移到常温环境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3. 安全注意事项

防护装备:操作液氮时,必须佩戴防冻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液氮接触皮肤和眼睛。

通风良好:液氮储存罐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液氮蒸发导致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

紧急处理:如果发生液氮泄漏,应立即撤离现场,并使用专用设备进行处理。

三、液氮储存罐的维护要点

1. 定期检查

真空度检查:定期检查罐体的真空度,确保真空夹层的绝热性能良好。如果真空度下降,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液位和温度监测:定期校准液位传感器和温度监测系统,确保其准确性。建议每月进行一次校准。

外观检查:定期检查罐体的外观,特别是颈管和密封圈,确保没有磨损或损坏。

2. 清洁与保养

清洁方法:定期清理罐体内外的灰尘和污垢,特别是颈管和液位传感器。建议使用软布和温和的清洁剂进行清洁。

除霜处理:如果罐体结霜,应及时清理。建议在结霜厚度超过1cm时进行清理,避免影响罐体的绝热性能。

密封圈更换:密封圈是液氮储存罐的关键部件,建议每2年更换一次,即使外观看起来没有老化。

3. 故障处理

液位异常:如果液位传感器显示异常,应立即检查传感器是否松动或损坏。必要时更换传感器。

温度波动:如果温度监测系统显示温度波动较大,应检查罐体的真空度和密封性。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

液氮泄漏:如果发现液氮泄漏,应立即停用罐体,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四、液氮储存罐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 液氮蒸发过快

原因:真空度下降、罐体密封不良、环境温度过高。

解决方法:检查真空度和密封性,必要时维修或更换罐体。同时,确保罐体放置在通风良好且温度较低的环境中。

2. 液位传感器失灵

原因:传感器松动、损坏或结霜。

解决方法:清理传感器表面的霜冻,检查传感器是否松动。如果损坏,应及时更换。

3. 样本冻存失败

原因:液氮添加不足、样本预处理不当、热冲击。

解决方法:确保液氮添加量充足,样本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存取样本时应缓慢操作,避免热冲击。

16x9创意-1.jpg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