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LabVIEW 开发中,异地项目日益增多,前期沟通至关重要。开发团队凭借丰富经验与外地客户远程对接,却面临无法实地考察的挑战。以下从七大维度梳理沟通要点,助力高效协作。
针对老旧设备,需明确与计算机的通讯方式,如网线、RS-232 串口线或板卡通讯。客户可通过照片、短视频或视频连线展示设备接口,助开发团队快速了解设备连接细节,建立基础认知。
从手动控制模式和软件功能两方面评估设备。若手动模式满足基础需求,需进一步考量软件功能与项目目标的契合度,结合具体指标判断设备性能是否达标。对无配套软件的设备,提前规划功能需求,避免开发偏差。
设备手册、技术文档是开发的重要依据。客户应及时提供资料,若资料缺失,需联系代理商或厂家获取。进口设备对接需注意语言、时差问题,提前规划沟通时间。对团队未接触过的专用设备,加强资料收集与沟通,降低开发风险。
多设备协同项目需分析设备间逻辑配合,如同步需求。不同厂商设备需单独评估,同步需求可能需配置触发信号装置、路由器等硬件;若计算机串口不足,需提前规划串口卡扩展,确保设备高效协同。
设备与计算机接口方式多样,如串口、并口、USB 等。需综合项目需求与现场情况,选择适配性强、性价比高的方案,平衡功能需求与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客户需明确控制、采集、数据分析等核心诉求,以及参数修改、循环测试等特殊要求。对不确定需求,提前提出多种可能,开发团队预留扩展接口,便于后期功能迭代,减少需求变更导致的返工。
交付后预留使用验证时间,重点关注核心指标、功能满足度与操作便捷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开发团队快速响应优化,利用记忆清晰期缩短迭代周期,提升项目质量。
LabVIEW 异地设备开发前期沟通,需精准确认设备信息、评估功能指标、收集资料、规划协同、优选接口、明确诉求并建立验证机制,以此提升沟通效率,降低开发风险,为项目奠定基础。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