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步入深秋,近日雾霾再次笼罩华北,多地PM2.5指数爆表,人们在室外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在应对雾霾天气时已有了“三字经”:戴口罩,少出门,勤喝水,莫熬夜,眼干涩,滴“泪液”,看老幼,及时治。室外污染如此严重,对于室内环境污染,大家又有多少应对呢?
“氡”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逐渐步入人们的视线,伴随它的是“室内隐形凶手”、“肺癌第二大诱因”等令人恫吓的称号扑面而来,但我们对它又知道多少呢?又有怎样的应对呢?(我们是否总是要慢半拍?)先来看看国外的情况吧。
“氡”危害的国际形势
早在1987年氡气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室内重要致癌物质。氡是ICRP推荐的慢性照射行动水平具体数据的唯一核素,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氡的危害,以美国为例:由氡引起的癌症死亡人数居意外死亡人数首位,据统计,美国估计每年有20000例肺癌由于是室内的氡气所引起的,成为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荷兰,由氡气引肺癌为交通事故的2/3 。 在瑞典,氡在所有癌症诱因中排第五位。
美国全国氡行动周
美国全国氡行动周起始于1990年。由国会决定,采用由白宫发表总统公开信的形式,鼓励美国公民对来自氡的健康危害采取预防行动。全国氡行动周的目的是把氡作为一个比较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提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使美国人采取防护性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氡的危害。
1999年氡行动周
行动周的主题开展“氡”测试,着重强调在室内进行氡监测的重要性。其形式较以往也更加丰富多彩,从克林顿总统的公开信、电视广播和互联网新媒体掀起 “氡测试”新闻浪潮,再到电视台知识问答,互联网游戏问答、线下名人住宅测试、社区“氡测试”竞赛等一系列活动,配合行动周。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和美国环境保护局还发表了公众服务公告,为需要进行氡测试的家庭提供廉价的短期和长期氡测试装置。
2011年“联邦氡行动计划”
住宅中氡含量过高已经成为了全美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为了应对氡给人体造成的危险,来自美国联邦政府的各个部门(环境保护局、农业部、国防部、能源部、卫生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内政部等九大重要部门)联合发起了“联邦氡行动计划”,此次计划涵盖面更为广阔,通过各方面联合行动,综合数据,提出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证据。
视线再度回到国内,在应对“氡污染”宣传这一块基本属于空白,普通民众对于居室内氡引起的照射的潜在健康的认识仍然有限。但我们也有优势,像“雾霾”,“PM2.5”这些词几年前鲜有听闻,而现在却成为最热词汇,公众媒体和网络宣传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而今面对猛于虎的“氡污染”形势,工程院士潘自强、龙华医院主任医师寿伟臻等权威人士已率先做出呼吁,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人民网等媒体也相继报道。但公众媒体的宣传力度仍不够,产生的影响仅限小范围。公众媒体和网络媒体应该在舆论宣传导向上发挥自己的职责,引起民众和政府相关部门对“氡污染”的重视,从而推动“世界防氡日”的建立,让“氡”天不在来。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