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车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对动力电池要理性分析看待其污染性的呼声却被淹没在狂热的浪潮里。当早期的电动车报废量开始不断增加了,现在有少数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据东方证券调查数据显示,2015~2017年,新能源汽车带动了上游动力电池大规模出货,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85GWh。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2018~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累计将超过75万吨,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
与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相对应,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模式不成熟、行业鱼龙混杂等也成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大规模的废旧锂离子电池若处理不当,不仅浪费大量宝贵资源,阻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将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隐患,危及公众健康。
前已述及,TRIZ认为必须系统化地看待问题,有用功能与有害功能并存是产品的常态。我们稍微用上述TRIZ观点来分析一下汽车动力电池的问题。
如果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看,动力电池在制造、使用和报废拆解的过程中,都存在巨大的污染。制造和报废这两个环节都比较明显,不做赘述。我们仅看电池的使用阶段所隐含的污染。
很多人认为,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是“零排放”的,是很安全的。真的是这样吗?电池是需要经常充电的,所充的电是从哪里来的?是各个发电厂发出来的。中国的发电主要靠什么技术?70%靠煤电。烧煤有污染吗?当然有。
如果换成以TRIZ观点来看,如果把动力电池看作是一个技术系统,充电桩是是动力电池的超系统(即系统之外有相互作用的技术系统),发电厂又是充电桩的超系统,而煤粉又是发电厂的燃料。所有的技术系统之间,都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如果说烧煤(包括烧油、烧核燃料棒等)换来的电没有污染,肯定是不合理的结论。那么,汽车动力电池的“零排放”肯定也是不能成立的。可惜的是,几乎没有该行业的技术人员和决策者用这样的观点来分析和看待问题。
反之,如果该行业的技术人员和决策者,稍微经过一些TRIZ发明方法论的培训,具备了一点技术系统概念和基本分析能力,这些低级错误本原本可以避免。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