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漏检误检,内窥检测现场不应忽视这些操作细节 点击:162 | 回复:0



viteverest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76帖 | 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50
  • 注册:2021年3月27日
发表于:2021-06-21 15:41:42
楼主

工业内窥镜检测的目的是尽早发现缺陷,漏检或者误检都会对被检对象做出不准确的判断,使得检测的意义大打折扣,因此检测中要尽可能避免漏检或误检。做到这一点,除了设备自身的性能要好之外,对检测人员的现场操作也有一定的要求,这里列举一二,供您参考。

HD-MViQ_200x200.jpg

1. 要正确设置探头位置与角度。内窥检测的核心在于捕获设备内部的检测图像,探头前端通常有光学镜头,光学镜头清晰成像的要素与自身焦距和物距都是有关系的,因此应该根据所用镜头的焦距调整探头与被检表面的距离,例如:通常距离被检测表面5~25mm范围内观察图像的效果较好。探头前端平面与被检表面的夹角也是有讲究的,一般在45°~90°范围内可以达到较好的观察效果,角度过小可能会造成漏检或误检。因此在检测现场要耐心调整探头与被检区域的位置与角度关系,找到合适的检测位置,以期获得理想的检测效果。 


2. 弱化图像的畸变。光学镜头是透镜,所成影像可能会变形,特别是接近图像边缘的位置,图像畸变的幅度会比较明显,这些畸变会对缺陷的判断及测量产生影响。如果采用的是电子工业内窥镜,可通过设备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较正,不少品牌的产品都具有这一功能,可以尝试在系统菜单与图像相关的设置中找到“失真校正”选项或类似设置项,启用这一功能,有助于消除边缘畸化。 


3. 尝试放大查看图像细节。像素数是工业内窥镜的技术指标,可直接影响成像效果,对于像素数高的内窥镜产品,图像中携带大量细节,检测人员可以局部放大图像看到更多图像细节,例如贝克休斯内窥镜MViQ,CCD像素数高达120万,检测人员可以在手持机触摸屏上做出类似手机缩放操作的手势,可以看到更多图像细节,有助于发现细微缺陷。 


4. 根据被检表面调节照明光亮度。工业内窥镜的检测范围很广,因为是目视检测设备,对被检对象的材质没有要求,但是不同材质有不同的反射率,也就是对照明光的反射程度不一样,特别是光滑的金属表面有时会有明显的光斑,容易造成漏检。因此,检测人员要擅长根据表面材质的情况调节照明光亮度,减少反射过强造成的漏件误检情况发生。 


工业检测过程通常耗时耗力,不仅是对设备性能的考验,同样也是对检测人员的经验和耐心的考验。要想避免漏检误检,除了拥有一款好的内窥检测设备外,在检测现场还应重视很多操作细节,如果这些细节都能做到位,检测效果将大不同。


2020new2.png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