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智能制造,很多人想到的是机器人、机器代人。而我们认为:真正应该强调的是人机关系的再造。因为从这个高度看问题,能看到的创新机会要多、经济性要好。有些事用机器做,有极大的优势;而有些事就是适合人去做,机器很难做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才是现在的机会所在。
今天早上,何老又向我提到“数据不落地”的问题。这是80年代初何老主持建设宝钢信息系统时提出来的一个原则。为什么要强调“数据不落地”呢?因为要杜绝人的干扰、避开人的干扰——而不仅仅是降低人的工作量。现在,工业互联网为促进“数据不落地”带来极大的方便,应该更加坚持这个原则,而不是放弃。
自动化、信息化的很多工作,都不仅仅是为了降低人的工作量,而是为了发挥计算机、数字化的长处,也就是机器做得比人更好。机器的优势很多:
n 计算机不会有意识地对数据造假,容易做到“客观、公正”。
n 计算机容易推进标准化、保持一致性、避免主观错误。
n 如果程序和数据的正确,计算机的计算结果不会出错。
n 数据有利于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可以减少协同中的错误、并在合适的条件下推进多个部门的并行工作、提高效率。
n 数据存储的能力,远远超出人脑的能力,而且不会忘记。
n 计算机计算的速度,远远超出人脑的计算速度,适合复杂问题的快速决策。
n 计算机对简单重复劳动会不厌倦、不出错、工作质量高。
n 采集数据的速度、传递信息的效率,远远超过人类。
n 知识传播复制快、扩散快,低成本。
在质量要求高、速度要求快、管理要求严的地方,计算机往往有天然的优势。我们现在推进智能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的这些优势。
而推进智能化的关键,是弥补计算机的弱点。与人相比,计算机处理问题最大的弱点就是灵活度不够。
例如,某机械厂生产车辆的自动化门。产品种类非常多、批量小并且多变。好在熟练工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做了。但是要让机器自动化地去做,麻烦可就大了。甚至每一种产品都要设计新的产线。
未来理想的智能化,也是希望“机器一学就会”。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是做不到的。工程师一定要找到现实可行的办法,才能推进技术的进步。这就是从“人机关系”入手。现实中,典型的做法包括:
l 把“常规变化”标准化。机器能适应很多变化,但这些变化都是“预料之中”的变化、可以感知的变化,所有变化“都在圈里面”。这种做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种是把变化的信息拿进来,一方面是把处理信息的做法的预案准备好。可以收:背后的事情人来做,让机器显得灵活。
l 工具的改进。计算机系统不能灵活处理问题,但是人可以灵活地改变计算机系统,来提高灵活性。这就需要有工具来帮忙。提高工具的灵活性,让人很容易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改变,适应新的变化、解决新的问题。数字孪生、云技术、组态技术、数据中台等就是按照这逻辑走的。背后往往是知识的重用。
l 人在系统中。一些需要灵活处置的关键问题,让人来做决策。无人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不是真正的无人,而是人在千里之外操作计算机。
l 帮助人决策。机器是一种工具,工具帮助人决策。机器为人提供信息、知识和辅助决策功能,让人的决策更加灵活、高效、高质量。
总之,如果只是着眼于机器代人,目光就窄了;这样一条道走到黑,机会就少了。反之,如果着眼于计算机和人的优势互补,形成更好的人机关系,就容易推进企业的高质量、高效率、灵活性,让企业的生产力提高、经济性增强、管理水平提升,看到的机会就会多,发展也一定是健康的。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