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认为:推进智能化的困难在文化融合。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文化融合说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不好做。
我博士毕业后到宝钢工作,其实就经历了20年的文化融合。做过一次DISC测试,发现原本最低的一项变成了次高。这大概就是文化融合的结果。
文化说不清,但可以在一些故事中体会。
我刚到宝钢时,听到很多奇怪的名词,如“四分之三连续轧机”。师傅告诉我:人们最初设计了多种轧机:有连续轧机、半连续轧机、四分之三连续轧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四分之三连续轧机”的优点更明显一些。于是,后来的热轧机多为“四分之三连续轧机”。
像我这种在学校里读了20多年书的人,凡事总想问个为什么、要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到了厂里以后发现:现实中很多事情说不清、要在实践中默算,所谓的最好不过是从几个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很难有什么绝对的最好。这就好比:“四分之三连续轧机”是三种轧机中最好的——也许会有一种“五分之四连续轧机”更好,只是人们没有实践过。
一旦一种模式定下来,人们往往会对这种模式进行持续的改进,这种模式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以至于其他的模式很难超越。持续改进的过程,也就是PDCA的过程。
工业的学问就是这样。很多知识是无法“推导”的,是一种实践的结果。所以,工业的文化重实践、重标准、重执行——实践确定下来可行,就按照这个办,没有多少“为什么”。按照何老的说法,这个可以算是“Physical”文化、“传统文工业文化”。
然而,到了数字化的时代,人们有了新的想法。
人们希望针对一切物理对象建立数学模型,一切都通过计算和仿真得到最优的结果。在上面的例子中,人们可能会希望能够通过计算机仿真,可以设计出一百种、一千种轧机,让计算机去评价哪一种最好。在Cyber空间的实验比在Physical做实验的优势很大。如果能够这样做,往往成本低、效率高、结果好。要建立这样的仿真模型,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如何做”,一定也要知道“为什么”。按照何老的说法,这个可以算是“Cyber”的文化或者数字化的文化。
这两种文化是有矛盾的。
数字化方法虽好,但由于知识不足,很多理想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可以说,Cyber空间的自然科学知识,全部来自Physical的客观世界。实践到不了,知识就不会完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能把一切对象和过程建立准确模型的程度。
现实中,Physical和Cyber的文化是要逐步融合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知识是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Cyber空间的出现,改变不了这个逻辑。但是。利用Cyber空间,知识的记录、共享和传播方便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尝试,可以让知识校正的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换句话说,PDCA的逻辑不变,但PDCA的经济性和效率大大改善了。
何老说,PDCA是Physical和Cyber的交汇。PDCA原本是是Physical世界的做法,现在要与Cyber空间融合起来了。
推进智能化,除了理解Physical和Cyber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解Human。人是知识产生的主体、人是价值的定义者、人有各种缺陷和毛病。理解了人士知识生产的主体,就不会提出一些超越现实、迷信机器学习的做法。理解了人的缺陷和毛病,才能理解智能化的切入点往往在管理。理解了人是价值的定义者,才会知道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其中,文化融合就是针对“人”的。由此可见,人的重要性。
数字孪生技术,看起来是Physical和Cyber的关系,其实考虑了人的问题:专业分工给人类带来的困惑、机器和人的思维有什么不同。
几年前,我们几位朋友写了一本书,叫做《三体智能革命》。就是从Physical、Cyber和Human的角度认识智能的。何老看完这本书后对我说:我们是一路人。他的这句话,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