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相当多的处理垃圾渗滤液设施达不到设计规模,甚至有些城市还没有建成渗滤液处理设施。未经处理的原渗滤液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了污水厂的负荷,甚至导致污水厂出水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因此,应提高渗滤液的处理率,确保处理后的渗滤液均达到排放标准。
1、改变现有的环境技术管理模式
加强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系统修订技术规范,结合国情、区域特点和现有技术的科学技术可及性和经济可行性,按区域和分类制定相应的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标准,污染物处理技术规范。完善相关法规、方针、政策等技术文件。
2、污染物的控制只不过是“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最终处理”。
应根据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积极开发科学、高效、经济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注重开发高效的脱氮除氧技术,解决垃圾渗滤液综合处理技术的关键问题。我们不再依靠简单的技术来达到串联排放标准,降低运营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3、加大科研投入
鼓励科研机构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将科技成果产业化,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一些工程上有望实施的新技术进行中试研究,如电化学氧化技术、芬顿技术等。加大成本投入,通过中试规模研究,不断提高工程技术去除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优化运行参数,综合开发,科研成果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