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数字化研习社举办第一次活动。在自由发言阶段,我谈了自己对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理解。
在我看来,无论是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还是CPS,我们过去的20年都接触过类似的想法和观念,甚至做过很多相关和类似的工作。那么,现在提出这些概念和说法的意义到底何在?
为了理解这些技术的意义,我对比了大学里学过的三门课程: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学和软件工程。这三门课都是培养软件人才的。学了计算机语言是不是就可以编程了呢?可以的。但是编出程序的质量可能很差、也很不规范。程序设计方法学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接着,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参与人数的增多、用户需求的复杂,我们会发现:我们往往要学会协同工作、善于采用工程化的思想,才能开发出真正高水平的软件。于是,我们需要学习软件工程。
类似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CPS的工作我们都做过。但过去的工作就像学习“计算机语言”,至多算是进入“程序设计方法”的层次。而今天我们遇到的问题,则要进入“软件工程”的层次。
听到一个故事,说中国计划制造某个型号的军用飞机前,举行了一次研讨会。会上,有个即将退休的专家说:我今天不谈怎么造飞机,我们就谈谈将来怎么作战吧。报告引发了极大的轰动。会议结束后,人们发现:需要重新考虑飞机设计的思想。
同样,要理解未来的工业互联网,也要知道未来是怎么用的。
我们知道:工业互联网强调的是大尺度的资源配置和实时协同。空间尺度突破以后,相关问题的复杂性会急剧增加。我们还知道:智能制造基于精益化、标准化,智能制造常常要把人的知识变成计算机的代码。这意味着,针对系统的改变和维护将会成为日常的工作。如果是过去的软件体系,这会对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带来极大的冲击,工作量也会暴增。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就一定会遇到瓶颈。而这些困难又会进一步反映到对工业互联网架构的要求。所以,工业互联网需要分层结构、来完成类似阿里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的功能,还需要数字孪生等等技术来支撑复杂系统的设计。
我给别人讲创新的时候,曾经把A380和玩具飞机放在一起:同样都是造飞机,难度相差极大。未来,同样是工业互联网,性能差别可能也会非常巨大。我们要弄清楚:到底是面向工业的产品,还是“玩具级”的东西。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的天花板,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常常喜欢跟随别人的概念,而具体工作一直停留在“玩具级”的东西上,而不是认真地把产品做成工业级。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