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平台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尤其是工业物联网平台 点击:101 | 回复:0



蓝蜂科技1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715帖 | 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807
  • 注册:2018年6月20日
发表于:2019-04-29 16:28:29
楼主

  物联网平台面对巨大的市场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但复制之前几波技术浪潮的成功经验,或者盲目追随巨头们的发展思路不一定是最优解。对于物联网平台“由虚入实”的过程,不宜掉以轻心,有以下几点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1. 平台级企业的诞生,往往前提条件是需求旺盛、交易频繁,需要大量的有效数据和生态合作伙伴进行滋养。

  这要兼顾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执行能力,在别人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之时就已经占据了相对的领先优势。

  在物联网领域,无论是横向共性技术,还是纵向垂直行业,由于平台型发展是显性模式,大家都在左顾右盼,紧密的互相跟进,封闭型发展的环境并不具备。

  加之物联网平台的发展历程往往遵从一定的路径和步骤,没有捷径可走,先发优势来自潜移默化一步一个脚印的长期坚持。

  已经积累了数年数据的物联网平台,自然比尚无数据思维,“新时代石油”为零的企业对于用户和行业的理解更为深刻。针对机器进行了数十乃至上百个维度的数据采集,建立了设备画像的企业,就比尚处孤立数据阶段的企业更胜一筹。

 

物联网平台.jpg

  2. 未来一段时间,云计算平台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庞然大物们的营收惯性,不是仅凭位于“边缘”的星星之火就可以触动的。

  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数据,企业云平台是一个每年600亿美元规模的市场,并且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长了50%。在这个市场中,亚马逊占据了33%的份额,微软的份额从7%攀升至13%,谷歌的份额从3%提升到6%。

  在物联网业务还未产生实际收益的情况下,云平台业务将在巨头内部占据较大话语权,难免“强占”对于终端侧和边缘侧的应有重视,而后者恰恰是物联网应用落地的重心。

物联网云平台.jpg

  虽然工业物联网平台的本质,是物联网平台,但工业物联网平台面临的挑战更大。从工业物联网的角度来看,解构平台核心的侧重点不同,行业的理解深度也不同。如果跟着互联网巨头的思路部署工业物联网平台,有可能失去重心。

  工业应用中,数据采集是基础,打通终端侧和边缘侧,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连接是核心。工业富联针对边缘侧的数据采集,还研发了专属产品Nadder,这是一个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包含了富士康的自研软件,实现算力下沉,就地进行模型训练,而无需回到云端。

  它把原本需要依托云端完成的大数据运算“反应”能力,直接变成在边缘侧就可实现的快速“反射”能力。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几次绝佳的机遇。如能把握,物联网平台绝对算得上是一次。持续学习与独立思考,保持战略定力,做正确的事,永远来得及。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