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东北老工业区在智能制造中的作用 点击:202 | 回复:0



xuyongshuo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74帖 | 11回
  • 年度积分:7
  • 历史总积分:969
  • 注册:2016年6月01日
发表于:2018-06-19 10:52:05
楼主

最近与一位沈阳的朋友交流后,他的一句话给我的启示特别大:如果一个产品,在深圳用2个月时间能够做出来,那么这个产品就可以在深圳做出来;而如果在深圳用半年时间做不出来的产品,在沈阳可能用半年的时间做出来。

他说的关于时间的数据不一定准确,但他的本意是不能忽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底蕴。工业底蕴是时间积累起来的,南方工业是快速发展起来的,还是缺少时间的积累。


东北工业底蕴深

工业4.0的概念是从2014年在中国热起来的,机缘巧合,工业4.0概念在中国热起来之前,帮助西门子工业撰写案例,而有幸成为较早研究智能制造的研究者,也有机会参观一些智能制造的示范企业,而其中很大一大部分展示的示范企业已展示自动化功能为主,其中很多示范的功能,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看到过。

父亲所在的东北的纤维板厂是自动化水平非常高的企业,设备从加拿大引进,完全实现了自动化,这个企业设计要求的工作人员100人,后来因为就业压力,企业规模到300人。而父亲在企业从事的是维修保养的工作,我小时候(上个世纪80年代)经常去父亲的企业玩(那时企业管理不严),这个企业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环节,小时候最喜欢看的环节就是纤维板的热压环节:原材料出来,经过热压后,板材出来的运输环节。这一段过程完全是自动化生产,喜欢看板子先横向传输、在转向纵向传输,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传送带的变化,感觉非常巧;zhe系列操作比现在参观的自动化生产线还直观。而这个生产线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引进的,工业4.0概念流行之初,很多中国企业追求的目标实际上就是追求的自动化水平高。

不过可惜,随着东北经济的衰退,这个工厂已经关闭了,这个工厂看到的,已经为我智能制造建立了感性的认识。

父亲一直从事的是设备维修工作,后来随着与智能制造圈子的交流,父亲所从事的工作,现在叫MRO。

三十年前东北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而现在智能制造流行,一些南方企业改进的方向,也是东北一些企业几十年前做过的。而东北企业设备自动化运行几十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现在智能制造企业应该学习的。


东北工匠汇聚

在工业4.0概念流行后,曾经有很长时间在讨论工匠精神。

可是为什么中国现在却少工匠精神?现在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决定了最优秀的人才的去向。中国恢复高考教育,最优秀的人才都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而很少有优秀人才愿意进工厂。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工厂工作的人,只能是工人,而成为工匠的比例是非常少的。

但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最优秀的人才去了哪里?实际上去做工人了,优秀人在工人岗位上,经过时间积累就会成为工匠。所以东北在上个世界70、80年代自动化水平高的企业,是有一批工匠的。那个时代的八级工是很多工人追求的目标,这种环境是容易塑造工匠的。

1.jpg

事实上,父亲的很多同事都属于工匠,有一位叔叔电焊水平非常高,很多别人完成不了的工作,只能他来完成。而在父亲企业倒闭之后,这位叔叔到山东打工的时候,也是山东特别缺少的人才。

我小时候很多玩具,都是父亲手工做出来的。中国其实不缺工匠,缺的是对工匠的真正重视(真正的重视,不是电视上宣传一下,而是让工匠的地位提高)。


中国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现在开始重视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需要工业底蕴。工业底蕴需要时间来沉淀,而东北工业已经沉淀了几十年,很多八级工都已经退休了很多年,这些八级工是中国的工匠,承载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经验。不过非常可惜,随着东北经济不景气,经验承载出现了断层。


当智能制造开始重视工业经验的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作用就显现出来!智能制造不能忽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作用。


来源:微信号xuyongshuo-work

作者:许永硕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