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正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前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会的专家们认为,大数据时代,国家竞争力将部分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质量,以及运用数据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制造业的信息化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制造离不开数字化依托,但是中国的数字化仍然面临挑战。”专家们一致认为,大数据是实现我国智能制造的关键所在。
现在,从行业、企业来看,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同行业和领域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一,数据信息不能统筹的问题,”互联网+”更着重于争抢入口、流量导入和用户转化,对工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能力有待提高;从政府部门来看,存在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不够,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流程整合不足的问题。
为此,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其核心是推动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为此,专家们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开放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厘清各部门数据管理及共享开放的义务和权利,形成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开放共享的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
大数据是王道
在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工业互联网云制造等模式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价值正在加速显现。德勤战略与运营咨询总监宋旭军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2010年做的一个调查,这个调查得出结论,领先企业开始大规模采用数据分析法提升业绩并优化决策,其在日常运营和决策过程中对数据分析法的运用是运营欠佳企业的近三倍。
传统的平台,更多的是通过观察一个项目、一个单位,或者历史的业绩去发现问题,成立专门的小组去制订解决方案,再部署改进措施。但是在智能数据支撑下,上述步骤完全可以实时做出,对特定的资产,或者特定的工厂,根据相关的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实时的调整。
我国数字信息化四大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困境是,一些领域因为系统隔阂而出现数据不完整,或者行业之间标准不同、数据不能通用,导致有效数据不足。数据一定要贯穿协同,如果研发的数据始终在研发部门,它的价值是有限的。不仅内部的数据,还要把外部的数据,跨行业的数据协同起来,这才是大数据。
综合而言,当前我国数字化、信息化面临四大不足:
一是发展不均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城乡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与信息化建设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不同行业和领域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一。二是管理体制不适应,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不适应互联网新分工格局,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公共政策没有快速跟进,农业、工业时代思维方式根深蒂固,信息资源不统筹,部门行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投入效益低下等问题突出。三是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不够,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流程整合不足。四是网络空间不安全,重要网络信息基础设施装备研制依赖国外,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