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在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效果显著 细分领域暗潮汹涌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遭遇转型期的阵痛,自德国提出“工业4.0”之后,中国制造业也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战略,希望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业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在此形势之下,与“工业4.0”息息相关的智能制造自然得大显身手,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汽车行业引领智能制造发展旗帜
在12月10日举办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指出,我们应该客观的认识工业4.0,或者是智能制造。3.0的阶段大规模标准化的批量生产方式并没有改变,只有实现一种大规模定制化的方式才是新的工业革命。智能制造本身应该是一个生态系统,从产品到生产,到服务,德国工业4.0更多的是智能生产。
汽车产品是往智能终端的方向走,不仅仅解决出行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终端。可以通过试点示范,完善我们的法律法规,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来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最终还要建立一个智能网联汽车的生态体系,汽车行业必将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引领性行业。
技术空心化是电池实现智造的拦路虎
在12月5日举行的“动力电池技术升级与产业链研究”专项课题第三次交流会上,业界一致认为,动力电池工艺与设备企业要走高端化和国际化路线,制定大规模智能制造的路线图,研究制造工艺、方法和标准,谨防动力电池制造的“技术空心化”。
除了打造动力锂电池的龙头企业外,也要着力打造生产装备的龙头企业,加大对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研发创新方面的扶持力度。政府可以提供在政策法规、融资渠道方面的支持,以及专向资金的补贴。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走国际化路线,快速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经验。当然不是说照搬照抄,还是要坚持自主研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以中后端推动前端设备的技术进步和提升。
家电业加速智能制造产业化进程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赶超发达国家的突破口,家电企业正在这条路上加速前进。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工厂在我国家电制造企业的转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最典型的代表是海尔“互联工厂”以及美的“智能工厂”,它们颠覆了传统制造体系,诠释了家电工业4.0的理念。进行智能化操作后,目前两企业的工厂整体效率提升了30%以上,人员由800多人降为500多人。而且相比传统制造模式的事后人工分析,智能制造可以实时监控,并根据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调整。
目前,海尔已经由一个传统大规模制造的企业转型成一个“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平台型企业。相比之下,美的构建的智能工厂同样利用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然而美的似乎更加在意整个工厂的“单点极致”。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由传统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转变,对于国家而言,这是中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选择,是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环境下让我国制造业赢得未来。
新能源车成智能制造后起之秀
当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呈现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繁荣的景象,新能源汽车为汽车制造业带来的变革效应正在日益显现。在国家“工业制造2025”、“工业4.0”等指导性战略的大背景下,智能化制造将成为新能源生产制造的未来趋势。
此外,智能化制造趋势所带来的新能源产业链参与者本身在行业中角色身份的变换也是值得关注的。这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零部件企业不仅向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还担负起运营商的角色。而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正处在汽车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中,80后、90后人群成为主力军,个性化和定制化成为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新趋势,而这对新能源汽车生产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