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晖:中国工业的弯道超车与互联网+ 点击:97 | 回复:1



gchui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99帖 | 7回
  • 年度积分:6
  • 历史总积分:1018
  • 注册:2016年9月13日
发表于:2016-09-26 13:25:51
楼主

  最近,随着互联网经济热潮的到来,关于弯道超车的讨论越来越多了。据说,马化腾先生在他的《互联网+》中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同时,“不要对弯道超车过于乐观”的声音,也同样强烈。


  到底哪种声音对呢?这让我想起了“小马过河”的故事:马化腾是弯道超车的成功者,对弯道超车有亲身的经历并担心被别人超车;而对一般企业家来说,保持竞争力就不容易了,弯道超车可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


  弯道超车到底有没有可能的?笔者认为:与行业和国情有关。一般来说,传统产业的弯道超车比较困难: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越长,就对技术积累的依赖性越强,老牌霸主的地位就越难以撼动:除非有颠覆性的技术,否则很难超越。新兴产业则不然:大企业行动迟缓,很很容易被小企业超越。总体上看:传统产业难以弯道超车,信息、互联网行业则相对容易。


  中国制造业可能弯道超车吗?可能性是存在的。美国和日本的制造业,都曾经有过弯道超车的历史:老牌发达国家的企业,总是不愿意更换已有的设备、采用新的技术,故而被后来者弯道超车。


  笔者认为: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就在于“两化融合”。按照苗部长的观点:中国的两化融合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到来。搞IT的人都知道:信息化要尽量适应已有的流程。这意味着:合适的要适应、不合适的也要尽量适应。所以,如果过去的流程不合适,信息化的作用也会打折扣。这是发达国家所要承担的转移成本。而许多中国企业在新的工业流程上建立信息化,自然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当然,这个前提就是技术的全球化和资本化:只要有钱,就能买到技术。


  事物都是辩证的,机遇也一定是挑战:产线和信息化建设同时建设,必然带来双重的风险,失败的概率要大很多,常常是IT人员的最头疼的问题。所以,设想中的弯道超车,“掉到沟里”的风险也会更大。事实上,即便能买到国外最先进的技术,企业能否运作得好也与文化有关:无论是美国、日本、德国还是以色列,哪个国家的技术领先不是依赖于其特有的文化优势?


  沧海横流防线英雄本色。是风险还是机遇,考验着中国的文化和我们这一代中国人。


  来源 蝈蝈1968的博客




楼主最近还看过



wayaj

  • 精华:30帖
  • 求助:95帖
  • 帖子:5269帖 | 87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783
  • 注册:2020年5月25日
发表于:2016-09-26 15:51:24
1楼

沧海横流防线英雄本色。是风险还是机遇,考验着中国的文化和我们这一代中国人。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