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缺乏、PM2.5指数持续高位、高浓度的雾霾天气笼罩,享受好阳光、呼吸好空气、喝无污染的水、交通不拥挤已然成了“奢侈品”。我国提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生态型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地级以上的城市约280多个,但至今公认的成功案例却不多。而这就是世博区块的可以期待的未来模样,后世博地区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一套新体系、新模式和新机制,因地制宜地打造低碳生态智慧城区。
“2013首届地下空间与现代城市中心国际研讨会”深入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助力城市发展。在此基础上,为延续“世博低碳生态科技论坛”品牌效应,持续关注地下空间持续开发浪潮,扩大会议规模,计划将继续结合世博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项目,聚集世界各地优秀地下空间与城市规划案例和业内人士,举办“2014(第二届)地下空间与城市综合体国际研讨会”,将地下空间开发、能源管理、绿色建筑等多学科内容交叉,通过高端论坛、专业研讨、展示区等形式,探讨和展示行业趋势及最新市场动态,实现产、学、研、用结合,以此促使发达、发展中和新兴大都市及特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会议时间和地点
会议时间:2014年9月18-19日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世博会展中心
二、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
上海世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世博央企总部基地工程建设指挥部
承办单位: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世博会有限公司
三、 大会主题与报告内容
大会主题:践行绿色理念 探索低碳未来
报告主要内容:
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功能规划、层次规划和防灾系统规划
2. 地下空间规划中的节能目标、疏散设计
3. 地下空间设计中人防与其他功能的协同
4.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融资和商业地产开发模式
5. 城市地下空间的产权归属问题
6. 地下空间的运营管理与物业管理
7. 智慧地下空间建设探索
8. 国内外城市分享可持续发展成功案例
9. 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解决方案
10. 地下空间与能源管理
本届研讨会将采用“主论坛 + 分论坛 + 产品展示 + 参观考察”的组织形式。
“主论坛”议题如下:
◆地下空间发展形势分析及国家政策与工作思路解读 ◆世博最新工程进展,引领行业风向标
◆低碳环境下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及产业发展趋势 ◆先进地下空间开发与能源管理相结合的理念
◆地下空间开发面对的挑战与整体解决方案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成功案例分享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分论坛”议题如下: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 ◆城市地下空间建筑防空防灾一体化设计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功能规划、层次规划和防灾系统规划 ◆地下空间建筑密集区的疏散设计
◆大型综合体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 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规划及机制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融资和商业地产开发模式 ◆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防工程设计
◆地下空间的运营管理与物业管理 ◆城市地下空间的产权归属问题
“地下空间施工、绿色材料应用及能源管理分论坛”议题如下:
◆地下空间设计与地下工程施工新技术介绍和推广 ◆地下管道穿越建筑物的相关技术
◆地下空间超大基坑施工技术 ◆地下空间的抗震、防水、结构稳定性等施工技术
◆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面向生命周期的bim研究与应用
◆绿色建材在地下空间中的应用 ◆绿色照明中的新光源和新技术
◆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室内空气净化和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地下空间的舒适度(保温、保湿、采光等)
◆智能化运行技术实现建筑的节能管理 ◆区域能源管理的应用及未来
“地下空间与智慧城市交通一体化分论坛”议题如下: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技术 ◆大型轨道交通枢纽站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
◆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商业开发投融资模式研究 ◆地铁与周边商业的一体化开发研究与实践
◆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车站结构设计研究 ◆地铁上盖物业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技术 ◆深耕大数据,助力智慧城市交通发展
◆低碳经济城市地下空间地铁的节能减排与环保问题 ◆ 轨道交通线路与市政管沟一体化
◆地下空间监控系统及停车场智能化系统 ◆停车场智能照明与引导解决方案
参展、观众范围:
1. 建设厅(局)、建委、人防办、城市规划局、公用事业局、城管局、市政工程管理处、城市建设投资等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
2. 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铁、人防工程等权属单位负责人;
3. 国内外各大城市地下空间项目开发公司;
4. 高等院校、科研、规划、设计、监理单位等有关单位负责人;
5. 国内外勘探、设计、监理、施工与咨询公司;
6. 地下空间管理物业运营,物业管理配套服务公司;
7. 房地产开发商及工程开发商等相关企业;
8.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材料及设备供应商;
9. 地下空间能源管理与节能照明提供商;
10. 智能城市管理系统及设备商;
11. 代理商、经销商、分销商等;
12. 检验、检测、认证,金融机构与管理咨询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