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特色区域对接后工业化时代 点击:59 | 回复:0



chongzhansycn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35帖 | 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
  • 注册:2013年4月22日
发表于:2013-07-25 16:14:17
楼主

近年,我国特色区域纷纷得到命名,建立起来的特色区域在国际上也显示出独有的特色,但是特色区域今后的路怎样走?是不断扩大外延还是在内涵上寻找出路?即使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又从哪里作为突破口?这些问题都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12月21日,中国五金协会在广东开平市召开了2005年度生产基地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由中国(水口 )水龙头生产基地协助,和来自全国的20多家五金界特色区域的政府领导与企业代表共同作了探讨。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僧兰在探讨中提供了用以选择的道路和方法。

据石僧兰介绍,中国五金制品产业经过20年改革开放得到飞速发展,产业集群特色凸显。1996年初,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命名张家港为第一个五金产业基地以来,特色区域工作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目前五金制品行业共建立了21 个产业特色区域,分布在全国的5个省,其中以珠三角的广东、长三角的江苏最为集中,其他分布在福建、山东、河北3个省,这些特色区域形成的集群地正在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在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的原则指导下,产业基地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这些地区的五金制品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并且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技术推动、信息服务、市场建设、教育培训、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工业化进程,而且对创造就业机会等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对全国五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石僧兰同时提出问题,在计划经济发展中,为做到均衡生产,国家每投入一笔资金或建厂都会考虑到全国各地的平均分布情况,形成在全国各地投资建厂的局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结构的调整,特色区域打破了这种格局,例如同属一类情况,有些地区派生出几百家企业,而有些地区则使整个产业消失。这种现象值得做经济研究工作的有识之士作为课题研究。

五金特色区域在国外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是迎来了国外众多的采购商,而且影响了国外经济学界对中国产品价格等的评价观。据张东立介绍,国外一商业周刊对中国产品价格所做的调查发现,中国经济明显的特征是产业经济少有地集中。他们调查研究后认为,由于中国产业集中、区域特征明显,形成完整的区域产业链,这些产业链减少了人力、运输、生产等多种成本,产品价格自然出奇地低,这种产业优势不是简单的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低廉所造成的。张东立分析认为,中国这种产品集中、产业集中、区域集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优势,是符合现在中国国情的,符合企业、行业和地方实际的一种做法,是工业化初期出现的必然的历史现象。正因为符合国情、地域情、行业情、工厂情的实际,所以得到了我国当地政府、协会、企业等的一致认同,而这种产品、产业、区域高度集中,正是我国处于初期工业化的企业,在现阶段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后工业时代牵手共进的有效方法。

作者:重展(上海)实业    发表时间:2013-07-25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