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兴我所编写的《STEP7编程语言与使用技巧》一书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也很高兴在这里能够有一个与大家交流的机会。
先和大家讲讲为什么写这本书吧。写这本书的愿因有三:其一,是对经验积累的一个总结;其二,是对自己经历的一份备忘;其三,是分享给各位工控行业朋友的一份薄礼。
记得还是2008年的时候,我有幸去德国测试STEP7软件。去之前很忐忑,我在猜想会和什么样的工程师合作呢,如果都是IT软件研发工程师,那怎么才能把STEP7 开发环境的修改,转换为对C语言代码的修改呢?结果到了德国,真的没想到与我合作的是一位留着卡尔.马克思一样胡子的长者,他和我开玩笑地说:“Mr.张,等我做完这项工作,我就要退休了。”这位老人(这里是尊称)既精通STEP7编程又会开发STEP7软件,后一项工作在国内一般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IT工程师才做的事情。老人很敬业,经常在周五的下午还在工作(一般人都早走或休假了),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总是让我颇有感触。在国内的工控行业,一般工程师的道路都是这样的:实习生-工程师-管理人员/销售人员,能够在技术岗位一直做到退休的人不多。而在德国,很多工程师都把技术工作作为一辈子的工作来完成,他们并不吃老本,而是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想让他们落后于技术的进步,真的很难。而国内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很多的工程师做了几年的技术工作后,就转行了,他自身的技术积累也许就彻底被遗忘了,很多的工程项目都是靠新毕业的大学生来重新摸索着做。作为一名热线工程师,我经常接到用户的电话,说在看国外工程师编写的程序,赞扬这些程序编写得很棒,很严谨。其实这里面有两个可能:一是这个公司的技术积累好,二是这个工程师的技术积累好。所以,我就把以前的一些经验积累认真总结一下,写下来吧。
原因二:有一次画电路图,突然就想不起来某本手册里控制器的参数了,可以肯定地说,这本手册我看了不下上千遍了,怎么就脑子短路了呢?悲哀啊,那个手册看几遍就倒背如流的青春岁月已经离我远去了。还有很多的光盘、资料,随着我在北京的漂泊生活,也都离我远去了,即使在后来生活稳定下来了,一次移动硬盘的损坏,也让很多以前的工程程序离我远去了。Backup真的很重要!写下来吧,写成书,争取印个上万册,再送几本给同事,自己的东西再也不怕丢了,想看就跟同事借,真开心啊。
原因三:看过很多论文,读过很多书,写到关键的地方就没有了,核心代码一句看不到。分析过很多电路图,分析过很多程序代码,不是没有注释,就是加了密。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还是分享些东西给大家吧。在《STEP7编程语言与使用技巧》一书中,所有的例子程序,都是我自己编写的,没有抄袭的成分,提供所有源代码。所有抄袭的内容(整理过的,都是精华,不是凑数的垃圾文字)都来自于西门子官方资料,保证质量。写书真的很累啊,从最早写的几篇应用文档开始(最早没有想过要写书),到后来的发展整理,不断添加内容最终到形成一本书,前前后后贯穿了大概两年的时间,其间的回顾和整理工作真的很考验一个人的耐心。有时候我也真的动过使用Ctrl+C,Ctrl+V的念头,但很快打消了,还是争取让别人来Ctrl+C我的内容吧。在后来的日子里,终于熬到书出版了,我猜测所有作者第一次拿到自己出版的书都应当是很激动的,当时我也很激动。但就是硬生生地把书又放到桌子上了,没有打开看。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看过自己写的这本书,实在不想再看了,看的次数太多了,看完头疼,真的。
欢迎您进入讨论:
#性能功能篇#未来PLC一些功能的预测探讨
http://bbs.gongkong.com/Details/201301/2013011221163800001-1.shtml
···········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