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工控产经》 揭穿私有化“神话(续)--[美]迈克尔•赫德森 著 点击:199 | 回复:4



若此笔名未被注册

    
  • 精华:10帖
  • 求助:1帖
  • 帖子:294帖 | 322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058
  • 注册:2003年3月30日
发表于:2008-12-21 14:39:08
楼主
神话和现实

神话:私有化引导管理者们通过提高生产力、削减成本和发展市场来增加利润。
现实:大部分被私有化的企业都是自然垄断部门,而不是制造厂。垄断收益以及其他形式的经济租金主要来自物权,这使其所有者能像地主收地租一样收取使用费。这些使用权是合法所得和特权,并且不存在直接生产成本。市场被锁定为依赖垄断,而不是发展。
神话:私有化把社会从中央计划和管理定价中解放出来,中央计划的价格管制使对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交通、电力、水、通讯、广播和电视光谱效率低下,并提高了商业价格。
事实:私有化导致大型的金融机构而不是公共部门成为新的中央计划的实施者。但是后者的目标是更多更快地生产金钱,而不是全社会的长期福利,并且后者并不一定提高生产力。
神话:公有企业应该像寻求利润的公司一样使收入最大化,同时使成本最小化。
事实:公有企业收入最大化通常意味着提高基础服务价格,而基础服务价格的提高又会提高生活和商业成本。公共和私有部门的传统区别就是公有企业的目标是降低整个经济体的成本,而不是创造更多的利润。
私有化提高成本的方式有很多种。在管理方面,甚至当管理人员与以前相比没有发生变化时,也要支付给他们更高的费用。管理者也期望拥有更大的股权。这就引导他们以能够提高股票价格的方式经营企业。
这些购买者会计算这些企业私有化后能带来多少收入并以此从银行家和债券持有者那里获得购买这个企业的贷款。当私有化后公司服务的价格和收入上升后,这个公司就会变成价格更高的资本,为金融资本和公司高层管理者创造资本收益。
政府不再能获得它以前作为基础服务的提供者所收取的使用费。政府剩下的唯一税源就是征收消费税或增值税,这些税会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的价格,导致人民进一步的贫困化。




若此笔名未被注册

  • 精华:10帖
  • 求助:1帖
  • 帖子:294帖 | 322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058
  • 注册:2003年3月30日
发表于:2008-12-21 14:39:32
1楼
神话:私有化在本质上比公共运营和公共所有权更有效率。
现实:当经济学家们谈论更“高效” 时,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公有和私有企业有效率的方式是一样的吗?事实是,公共设施一直以来都服务于长期目标,从长期来说,它也很可能是有效率的,而私人企业的服务目标却越来越短期,尤其是被金融化以后。私有化只能说使金融部门在短期内受了益,它只是从这方面说是有效率的,但是如果以整个经济体的长期发展标准衡量,它就不一定是有效率的。
公用企业不能经营得像私有企业一样有效率或更有效率这种观点是没有内在根据的。确实没有迹象表明私人公司的管理比公有公司的管理需要的官僚机构更少。比如美国完全商业化运作的健康维持组织(HMOS)就是一例。它大量增加中间管理层如律师和财务工程师,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阻止那些最需要卫生保健和医疗保险的人得到这些服务,因此在发达国家中,主要依靠商业化运作的美国医疗机构给国民提供的医疗服务是最差的,它的平均寿命也差不多是最低的,但是美国国民在医疗服务上的支出却是最多的。
神话:尽管利息和其他金融费用提高了成本,但由于债务与股本比的提高能“创造财富”,所以利息和其他金融费用也能增加股本回报率。
现实:通过发行债券融资使企业的利润流变成了给债权人的金融收益。结果是收入没以资本的形式用于资助新的生产性投资,反而被支付给了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又以现存资产来收购已经存在的有形资产。这样就提高了企业所欠债务的比率,而没有相应带来生产的增长和债务偿还能力的提高。
神话:私有化节省了政府开支,能使政府降低税率。
现实:出售公有企业使这些天然垄断部门的使用费流到私人投资者而非政府手里。这些使用费的提高使整个经济体向金融资本和垄断企业的管理者支付了更多的钱。
神话:政府的财产私有化是在合理的价格下进行。这使政府能用这个收入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现实:就像在过去大约一年里这些企业的实际市值水平所显示的,大部分私有化都是以远低于公平的市场价格进行的。很多私有化实际上就是赠送。
神话:私有化能使产出最大化,能惠及所有人。
现实:通过使财富所有权两极分化以及鼓励寻租,私有化从整个经济体中抽取利益。它也增强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力量,后者把经济力量转化成政治杠杆,从而以有利于他们自己的方式修改税法和其他公共政策。这种法律就更偏向于鼓励短期的金融投机而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

若此笔名未被注册

  • 精华:10帖
  • 求助:1帖
  • 帖子:294帖 | 322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058
  • 注册:2003年3月30日
发表于:2008-12-21 14:40:08
2楼
神话:如果私人管理者获得了资本收益,那是由于他们高效的管理。
现实:“效率”通常是指把收入流通过金融化变成付给那些收购这些企业的债权人的利息。在短时间内就得到的这些横财即所谓“资本”收益往往是免费的午餐而非出于生产性企业的创造。
房地产已成为很多出售的关键。在英国,国家马车公司通过把它所购买的位于市中心的第一条公交线中转站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并用这一资产价格的收益偿还他购买该线路时所借的钱。这样,他们什么都没有花就得到了实际的公交运营权。但是当新的关注点在于获利性而不在于服务的平等时,客源少的线路的公交服务就被取消了。
神话:私有化是启蒙运动中个人主义发展的顶峰。
现实:经典的政治经济学的哲学理想是补偿劳动和资本的直接生产成本,使以经济租金形式出现的“免费午餐” 这样的横财最小化。通过提供垄断收益以及其他经济租金,私有化逆转了几百年来的经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
神话:私有化使社会摆脱奴役之路。
现实:历史上的奴隶制是这样产生的:在金融上两极分化,把所有权集中在社会金字塔的上层,从而可以夺走罗马的经济剩余,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受到抑制。罗马的债务和财产的运作机制与当今的债务和财产的运作状况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神话:私有化使公共部门的工资与私人部门相一致。
现实:对劳动和管理来说,这条原则以相反的方式起作用。公有企业的管理者试图大大增加他们的收入并且自己也拥有股权。鉴于私有化时首次公开募股时股价价格大大被低估,所以他们获得的资本收益远远大于他们的实际工资。与此相对比的是,私有化对于劳工通常意味着劳工力量被打垮,尤其是通过外包。由于没有工会保护,劳工的工资减少了四分之一。非工资形式的收益(养老金、医疗保健和假期以及工作场所的安全)也相应下滑。
因此,私有化已成为推动管理人员和员工、财富所有者和挣工资者之间两极分化的主要杠杆。为了对此进行论证,私有化者做了两个自相矛盾的假设。一方面,管理者声称他们的报酬应该比以前所有人都要多,从而“激励”他们为股东赚更多的钱并且“创造财富”。另一方面,他们又主张要减少工人的工资,从而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工作,以便使收支平衡,避免债务。 有没有出路呢?

若此笔名未被注册

  • 精华:10帖
  • 求助:1帖
  • 帖子:294帖 | 322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058
  • 注册:2003年3月30日
发表于:2008-12-21 14:40:32
3楼
最明显的回答就是让前苏东国家的劳工和工业有竞争力,这样它就能恢复它在旧苏联时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研究和技术领先地位。
使经济更有竞争力的方式有三种:(1)降低对劳工和创造性资本的税收。(2)像主要的工业国家那样以成本价甚至是补贴价提供基本设施服务。这些基础设施的成本涵盖能源以及其他基本设施,同时也包括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3)使个人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居住成本最低化。
在现行制度下,商业以及雇员税收负担沉重,同时需要支付的住房、办公空间以及垄断的基础设施服务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如果主要对土地租金和经济租金征税,这些税会被国家用于降低建筑价格以及由自然垄断行业提供的服务的成本。
由于一个世纪以来建设了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提供了能够提升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等教育等其他高水平的社会服务,芬兰和瑞典已经有能力支撑高额所得税,并维持虽不惊人但也相当不错的经济增长。
根据加入欧盟的条件,公共预算赤字不能超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如果把资本投资视为公共预算赤字的一部分而把政府束缚住,东欧国家又如何能追赶得上呢?波罗的海国家通过实行欧元失去了他们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政府需要税收收入。问题在于,最佳的税收来源是什么?甚至连美国的米尔顿•弗里德曼以及撒切尔夫人的前顾问——帕特里克•明弗特这样的货币主义者都承认亨利•乔治提出的物业税是负担最轻的税,因为它没有提高价格水平。
政府每征收一百万的物业资产增值税,它就会减少征收相等数量的劳动和商业所得税以及社会保障税。这样,政府并没有用计划干涉企业,而是使企业减少了负担。

若此笔名未被注册

  • 精华:10帖
  • 求助:1帖
  • 帖子:294帖 | 322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058
  • 注册:2003年3月30日
发表于:2008-12-21 14:40:57
4楼
“租金税”是经典经济学讨论的中心。它是启蒙运动的伦理目标,也是从 20世纪 30年代的美国新政到1945年后欧洲社会民主党的民主改革的基础。
对于前苏东国家来说,降低生产成本并重新取得领先地位是相当容易的。我认识到很多前苏东国家经济学家都认为他们的经济是有竞争力的。因为大家能赚到钱、不动产价格在上升,而且我们身边处处都是繁荣和建设的景象。但潜在的模式并不稳固。它没有区分正常商业投资和额外经济负担的不同。
远离新自由主义的情形已开始出现。很多前苏东国家的商人、政治家、经济学家、教育家,甚至连银行家和律师也已开始明白这一悲剧性的漏洞百出的财政金融政策有可能导致经济的瓦解。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金融角度观察税收政策。从长期来看,金融债务的压力会压垮技术革新的潜力。支付给吃租的食利阶层的租金如此巨大,它将污染这个经济环境,扼杀能够促进新技术利用的新投资。而且税源的减少使政府紧缩开支,阻止政府为传播技术建造所需的基础设施。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