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05-16 12:50:12
楼主
近期市场尽管气氛活跃,但热点的快速变化也反映出机构的犹豫,特别是借突出事件炒作的题材股并不具备持续活跃的能力。与此同时,大家所期待的政策利好在时间与力度上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计市场仍将维持震荡格局,大盘将以较长时间来构筑中期底部,投资者不必激进追高,完全可以从容地逢低布局前景乐观的成长股。
明显缺乏有效热点
从近期盘面来看,市场呈现十分活跃的气氛,不仅大跌的个股不多,而且涨停个股不断涌现。这确实反映出当前依然充裕的流动性,场内资金也有较强的做多欲望。不过,真正具备持续活跃能力的有效热点却为数甚少。
分析近期热点可以发现,在农业股炒作过度、估值偏高之时,主力机构的炒作重点转向化工股、医药股,而地震的发生又给医药、水泥、钢铁和基建板块带来明显的刺激效应。但以上热点在很大成分上带有短线投机成分:抗灾阶段上市公司更可能以捐赠形式作出贡献,而且不少企业的经营都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至于灾后重建阶段,投资所带来的需求拉动将是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而且真正受益的公司也是极少数。
从估值上来看,前期大肆炒作的农林牧渔板块08年动态PE已高达46倍,几乎找不到任何做多理由;大家寄予较大期望的内需板块,如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动态估值也分别达到43倍和33倍,提升空间十分有限;至于昨日涨幅领先的电力板块,不仅基本面不支持股价上涨,而且28倍的动态市盈率也无吸引力而言。当然,在油价持续上涨、宏观紧缩不减的背景下,石油石化与金融地产股更是大盘挥之不去的压力。
弱势震荡仍将持续
应该说,利好政策预期将是近几个月内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市场普遍预计管理层手中握有融资融券、规范再融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等多张牌。但在我们看来,市场与政策的博弈将使得大盘走势难以一帆风顺,毕竟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相对合理,而且管理层的调控目标也仅仅是维持市场稳定而已,所以若非市场再度出现十分疲弱态势,很难指望管理层推出利好政策。这也就意味着,政策预期不过是封杀了机构的做空冲击而已,但无法激发出机构的做多欲望。
从宏观方面来看,最新数据显示消费依然旺盛,而且宏观调控的效果也初步显现,这使得机构的顾虑有所降低,但是,通胀压力仍未看到明显缓解的迹象,特别是地震所引发的暂时性物资紧张以及灾后重建,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抑制通胀的难度。这些不利因素决定了紧缩的基调仍然不会在短期内改变,由此使得银行、地产股的行业压力不会松动。
综合判断,市场弱势震荡的格局在近期内不会改变,大盘将以较长时间来构筑中期底部,市场调整我们不必顾虑,但对其上升空间也不能期待过高。因此在操作上,投资者不宜激进追高,应主动回避估值过高的题材股,逢低积极介入前景明朗的成长股,像电气设备、化肥与农用化工、新能源、煤化工等板块均值得重点关注。